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根据《南京条约》的规定,当时浙江省被迫对外开放的一处商埠是
[? ]
A.温州
B.杭州
C.宁波
D.福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殖民势力深入长江流域,其间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最远的是
A.九江
B.汉口
C.沙市
D.重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比较能力,也考查考生史地结合的能力。题干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开放的通商口岸(共11个),特指地域是长江流域,共有4个(南京、镇江、汉口、九江)。C、 D两个选项是《马关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 A、B两个选项都在长江流域,从地域上讲深入内地最远的是汉口,正确答案是B。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开始发炮还击,定远主桅中弹,舰桥被突然开火的大炮震塌,丁汝昌摔伤,信旗被毁。丁汝昌拒绝随从把自己投入内舱,坚持坐在甲板上督战。可是他只能鼓一舰士气,战斗刚开始,整个舰队就失去了指挥……”针对材料所描述的战况,下列相关叙述最准确的是
A.此次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B.此次战役我方主力丧失殆尽
C.该战役结束后,日军乘机抢占了朝鲜全境
D.该战役结束后,日军乘机控制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错误,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威海卫战役中;B项错误,李鸿章避战自保,把主力舰存放在威海卫,以至于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拱手相送,故选D。C项错误,朝鲜被日军占领是在1910年。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895年《马关条约》中规定:“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故凡有亏损其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这一规定折射出日本的实际目的是
A.从清政府手中割占朝鲜
B.废除清朝与朝鲜国间的条约
C.迫使清朝承认朝鲜的独立
D.奠定日本独占朝鲜的基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中国与朝鲜是宗主国与附属国的关系,《马关条约》关于终止两国宗主国与附属国的关系,说明日本想独占朝鲜的意图并为其奠定基础,D项正确;A项“割占”说法错误;B项“废除”说法错误;C项具有较强的迷惑性,但注意问题的要求“实际目的”。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请回答:
(1)洋务运动“剪断了一些枝叶”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2)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如何进行革命准备的?辛亥革命是如何将“大树”砍断的?(8分)
(3)革命派为什么没有挖掉“树墩”?何以见得“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6分)
(4)陈独秀等人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进行了怎样的斗争?(4分)
参考答案:(1)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化企业;派遣留学生;创办新式海军(6分)
(2)创立了革命团体,如兴中会,进行革命宣传;成立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和两百多年的清朝统治;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并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8分)
(3)原因:辛亥革命不彻底;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帝国主义列强干预;革命纲领不彻底;“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例如:袁世凯、张勋复辟帝制以及北洋军阀封建统治等(6分)
(4)1915年,陈独秀高举“民主、科学”两面旗帜,批判旧文化、旧道德,提倡新文化、新道德(4分)
本题解析:(1)结合洋务运动的主张加以回答即可以得出洋务运动“剪断了一些枝叶”表现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化企业;派遣留学生;创办新式海军,但其主张中体西用,只学习西方的器物,而不学制度,所以说其只是剪断了一些枝叶。
(2)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的背景即可以得出其准备为创立了革命团体,如兴中会,进行革命宣传;成立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第二问可以结合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加以回答即可得出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和两百多年的清朝统治;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并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革命派没有挖掉“树墩”也可以等同于说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的表现及其原因,即辛亥革命不彻底;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帝国主义列强干预;革命纲领不彻底,革命不彻底,旧有东西的萌发可以表现为袁世凯、张勋复辟帝制以及北洋军阀封建统治
(4)新文化运动主张解放人们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高举“民主、科学”两面旗帜,批判旧文化、旧道德,提倡新文化、新道德,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盘否定,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