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科技巨著,注意介绍和引进外来技术的有
①《梦溪笔谈》②《农政全书》?③《徐霞客游记》④《天工开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农政全书》收录了徐光启和外国传教士合著的《泰西水法》,《天工开物》也收录了外国的技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求善而不存真
B.有很强的封闭性
C.缺乏理性精神
D.落后于西方国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A、B、C三项都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中国的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D项明显错误。根据关键信息“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可知,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突出,但轻视理论构建,缺乏理性精神,C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风雨其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促使欧洲
A.告别了骑士时代
B.加速了文化进程
C.引发了地理大发现
D.引发了社会转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风雨其晦时,惟凭针盘而行”可知是指指南针的应用,传入欧洲后为新航路开辟创造了条件;A不对,这是火药和火药武器的作用;B不对,这是造纸术、印刷术的作用;D不对,不能说引发了社会转型,应该是推动了社会转型。
点评:材料型选择题就是以文献、图表等材料为载体而设计出来的选择题。试题选材广泛,设置新情景、新问题,以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利用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的类型分有:文字型材料和图表型材料。从材料在试题中的位置来划分有:一是题干上引入一些材料,根据材料创设新情景,并根据材料设置备选项;二是以材料作为备选项,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对比进行选择。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世纪,电进入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最主要变化是
[? ]
A.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B.改变了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
C.社会生产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D.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这主要说明了
A.蔡伦是造纸术的最早发明者
B.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唯一依据
C.社会生活的需要往往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
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可以看出,绢帛等原料因贵重无法全面推广,竹简有特别笨重,社会的需要催生了技术的变革。故选C。A项错误,蔡伦是改进了造纸术;B项错误,除了文献资料以外,考古资料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D项错误,采用廉价易得的原料,降低了成本,推广了造纸术。
点评:因社会的需要,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原材料廉价易得,便于推广。造纸术的改进为人类提供了书写的材料,便利了文化知识的保存和传播,至今依然影响着人类的社会。与此相关的四大发明其他各项的具体情况和传播的情况以及对世界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