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鸦片战争期间,一位清朝将领想出一个打败英军的主意,建议在猴子的背后拴上鞭炮,然后抛到在岸边的英国军舰的上,这一主意竟然被批准实施。由此反映出的实质性问题是( )
A.清政府无力抵抗侵略
B.清政府视战争为儿戏
C.双方力量对比悬殊
D.清朝统治者愚昧腐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在猴子的背后拴上鞭炮,然后抛到在岸边的英国军舰的上”其目的显然是以此充当炸弹恐吓英军,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清军火炮力量的虚弱无力直接炮击英军,所以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中英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故答案选C,A B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事实, D项含义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政府印章是政治权利的一种象征,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浓缩了丰富的历史。右图印章见证了一段难忘的岁月,这主要是指

A.“国民革命,打到列强除军阀”
B.“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国共合作,筑就民族抗战坚固长城”
D.“和平民主,打到美蒋反动派”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从印章内容可以看出是成立于1931年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与此相联系的为土地革命。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图是19?世纪末法国发行的一张明信片,它形象地反映出当时?

[?]
A.国际局势的日趋紧张
B.列强对中国的瓜分和争夺
C.中国清政府腐朽无能
D.清政府的财政被列强控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高潮也有低潮。下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力量变化趋势的描绘,较为准确的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米契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十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导致这一结局的原因不包括
A.清政府继续实施闭关锁国的政策
B.英国商品倾销仅限于东南沿海地区
C.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进行顽强抵制
D.外国商人不了解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所述现象,阐述了英国工业品在中国市场销路不畅的事实,究其原因,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进行顽强抵制,而B和D所强调的情况亦是重要原因,当时清政府已经在列强的炮口下被迫开放通商口岸10年之久,所以A项所述与史实不符,答案为A。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解读能力,要求学生准确掌握材料信息,并对其深入理解。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