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从书目看,严复的翻译主要涉及哪一领域(?)

A.宗教文化
B.科学技术
C.社会理论
D.文学艺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天演论》、《原富》、《法意》、《群己权界论》等书目都属于社会科学类,反映了这一时期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的时代需求。故选C。ABD三项根据材料可以明显看出错误。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维新变法的宣传方式,严复是维新变法的重要代表人物,主要是通过翻译西方书籍,传播维新思想。维新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实行议会政治。维新变法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传播西学,宣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则竖起了“打到孔家店”的大旗。他们的共同点是:
A.提倡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
B.否定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
C.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D.推动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和选项,康有为是维新运动的代表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排除A。“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传播西学”,但并没有彻底否定中国文化,排除C。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主张立宪法、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但没有涉及科学技术问题,排除D,维新运动和新文化运动都主张改变旧的封建专制思想,所以正确答案为B。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维新思想和新文化运动的认识和理解,解题关键是掌握这两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本质。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
C.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D.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有人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提出此观点的是(?)
A.林则徐、魏源等人
B.李鸿章、张之洞等人
C.康有为、梁启超等人
D.慈禧、光绪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中体西用”很明显属于洋务派的观点,选项中属于洋务派代表的是李鸿章、张之洞等人。故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作为中国第一任驻外(西方)使节,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使英国,回国后倍受攻击,被迫卸职返回原籍;所写《使西纪程》因称颂西方文明而遭诋毁,终至毁版。光绪三年二月二十七(旧历),郭嵩焘与一千中、英友人讨论英国税务,得知英国官吏月薪300磅以上者,也都必须同等纳税之后,感叹道:“此法诚善,然非民主之国,则势有所不行。西洋所以享国长久,君民兼主国政故也。”
1877年,在给李鸿章的信中,郭嵩焘曾说:“窃谓中国人心有万不可解者。西洋为害之烈,莫甚于鸦片烟。英国士绅亦自耻其以害人者为构衅中国之具也,力谋所以禁绝之。中国士大夫甘心陷溺,恬不为悔。数十年国家之耻,耗竭财力,毒害生民,无一人引为疚心。钟表玩具,家皆有之;呢绒洋布之属,遍及穷荒僻壤;江浙风俗,至于舍国家钱币而专行使洋钱,且昂其价,漠然无知其非者。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至有以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曾劼刚以家讳乘坐南京小轮船至长沙,官绅起而大哗,数年不息。是甘心承人之害以使朘吾之脂膏,而挟全力自塞其利源。蒙不知其何心也!”他的话心含痛楚而笔意冷峭,画出了顽固官僚的愚昧与可恶。
在当时的中国,顽固是一种社会病症,……复杂的问题在于,守卫祖宗之法常常同民族主义爱国之情联在一起。不合理的东西被合理的东西掩盖,成为公论。顽固的人们借助于神圣的东西而居优势,迫使改革者回到老路上去。
郭嵩焘死后(庚子事变正盛之际),有人还奏请戮他的尸体,以谢天下。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郭嵩焘对英国社会和当时中国顽固势力有怎样的认识?(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郭嵩焘历史悲剧的原因。(9分)
参考答案:
(1)肯定民主制度具有优越性(2分)
认为中国顽固势力可以接受西方消费品,却拒绝学习外国科技,是愚昧的(4分)
(2)洋务运动的开展并未改变中国的制度(2分)
郭嵩焘的观念激进,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专制统治(2分)
顽固势力敌视西方文明、盲目排外(2分)
民族矛盾尖锐(义和团运动时期),守旧思想与爱国情结紧密联系,占据上风(3分)
本题解析:(1)依据材料“所写《使西纪程》因称颂西方文明而遭诋毁”可知郭嵩焘对西方文明的肯定与认可;结合材料“钟表玩具,家皆有之;呢绒洋布之属,遍及穷荒僻壤;江浙风俗,至于舍国家钱币而专行使洋钱,且昂其价,漠然无知其非者。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至有以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可知顽固派可以接受西方消费品,却拒绝学习外国科技,是愚昧的。
(2)本题可从当时社会现实,自身观点,和双方实力的大小等方面考虑,可以得出洋务运动的开展并未改变中国的制度郭嵩焘的观念激进,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专制统治顽固势力敌视西方文明、盲目排外民族矛盾尖锐(义和团运动时期),守旧思想与爱国情结紧密联系,占据上风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