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唐玄宗开元以后,唐政府在沿边相继设立了安西、北庭等九个节度使和一个岭南经略使。节度使设置之初,对稳定边疆形势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节度使的势力不断扩大,很快发展成为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安史之乱后,唐政府不仅对参加叛乱的节度使不予追究,而且还任命安史旧部担任节度使。平叛过程中设置的节度使也大多保留下来。这样,藩镇割据的局面进一步扩大,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公元前212年始皇幸梁山宫,在山上见丞相出行时车骑很多,心甚不快。当时大概有在其身旁的宫中随行侍者告诉了丞相。丞相从此便减少了车骑。始皇知道后大怒,推断“此中人泄语”,于是“诏捕……在旁者,皆杀之”。——《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材料表明秦始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如果你决定不怕权威进行反驳,可以举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反驳应是说明政府的权也有上升的时候,汉朝、唐朝、宋朝都采取措施削弱相权,而元朝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九一三”事件以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在他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我国外交上所取得的重要成就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九一三”时间发生在1971年,1975年周恩来病重,日常工作交邓小平主持,注意题干的时间是在1971-1975年。①发生于1971年,②发生于1972年;③发生于1979年;④发生于1954年。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唐末至宋初,中国政坛有“不相南人”的说法。宋真宗以南方人王钦若为宰相,首开先河,此后担任宰相的南方人逐渐增多。到王安石变法时,提倡变法的熙宁新党,大多是南方人。下列各项分析正确的是 (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用人制度的变化。依据所学,宋代的时候,我国经济中心转移到南方。随着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的社会发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的变化突出,人们的思想相对于北方更为开放与开明。这对宋代的用人制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的“不相南人”的传统有很大的改变。所以应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选官制度·唐宋的用人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