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D.七七事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选项,九一八事变日本开始侵华,中共开始了局部抗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与题干无关,七七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答案为D。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史实,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日本侵华史,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当时的中国政府作何反应(?)
A.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
B.洋务派掀起了自强求富的运动
C.农民阶级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
D.资产阶级兴起维新变法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题干中“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的信息可以看出,题干中的事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了洋务运动,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中的事件不符,故排除。考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48年冬,陈毅在一首诗中写道:“几十万里,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这首诗描写的是人民群众支援下列哪个战役的场面
A.淮海战役
B.平津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描述了农民积极支持中共军事行动的场景,结合时间特征1948年和指挥官陈毅可知这次战役是淮海战役,答案选A,B发生在北京和天津,C战争发生在东北战场,D是三大战役之后解放南京的战役。
点评:中共对国民党军事力量发动的三大攻坚战役成为改变国共双方军事力量格局的关键战役,高考对三大战役的考查主要侧重在从相关史料中准确辨析出三大战役的名称,对于此问题我们应该从军事角度加以分析,即从战场和指挥官以及战役的特点来加以区分。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诗存南渡后,入梦靖康前”本是对南宋偏安的伤感之词。20世纪30年代后期,文学家吴苾把自己的诗集取名为《南渡集》;历史学家陈寅恪也吟出了“南渡自应思往事”的诗名句。文人的这一表白有可能是“暗喻”(?)
A.对南宋南渡后的历史反思
B.对国民政府退守西南的失望
C.对渡江战役胜利在望的赞美
D.对红军长征脱险后的期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联系材料当中的,“20世纪30年代后期,文学家吴苾把自己的诗集取名为《南渡集》;历史学家陈寅恪也吟出了“南渡自应思往事”的诗名句”,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南京政府前往西南。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本单元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区域,因为内容的充实性和地位重要性决定其在高考中所占的显赫地位。通过对新课改地区近三年高考试题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本单元的命题立足基础,突出主干,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多是链接性考查(例如2012年安徽文综第36题),多运用新情境、新材料。本单元的命题围绕主干知识:列强侵华影响与评价、辛亥革命、国共合作抗日、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斗争等。预计明年高考命题形式将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并重,突出考查近代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历程中有着深刻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突出考查考生理解认识、探究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毛泽东曾撰文称:“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明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新”的主要依据是(?)
A.青年学生充当了民主革命的急先锋
B.马克思主义成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C.无产阶级政党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
91EXAM.orgD.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并成为革命主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即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主要依据是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并成为革命主力军,所以答案选D,A B两项表述正确但不是主要依据, C项表述错误,中共当时尚未成立。
点评: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同时也是中国无产阶级觉醒的标志,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今天我们积极倡导的五四精神与此相联系,所以必须对其要有深刻的领会。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