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农业调整法》规定:“对自愿减少耕地的农民给予补贴:对与政府合作的农业给予商品货款,而将其耕地面积减少30%的棉花种植者可用其收成作担保……”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改革措施其直接目的是(? )?
①调整全国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②克服生产的相对过剩
③提高农产品的价格? ④保障农民的最低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一次成功的调整,也是一次体制创新。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主义,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事业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其借鉴意义有
①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②正确处理好生产与消费、投资与需求的关系 ③利用国家政权,进行宏观调控 ?④倡导企业建立诚信机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联系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及影响,可以得出,1929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贫富差距日趋严重的情况下爆发的,故①②正确;而危机后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加剧了经济危机,故③正确;而在罗斯福新政过程中所采取得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稳定了社会秩序,故④正确。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它主要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学术领域的自由化和科学化等。 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开始。……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钱乘旦《世界近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是怎样“克服专制王权”的。“克服专制主义王权”又是如何促进英国“继续前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在此期间,城镇人口由1843 年的2070 万人,到1893 年增至2350 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 .1% 上升为6 .6% ……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 个,这些口岸一般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官商合办工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摘自皮明麻《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
材料三 时至今日,农村破产,日益激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各乡村普遍出现了一种杌枸不安的现象。农民莫不纷纷离村,徙居城市。
——摘自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
(2 )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斯大林时期是一个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实现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基本转变的飞跃前进的时代……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大国,它的大量的人口从农村流到了城市,一个制度化的由中央全面控制的社会主义体制形成了……苏联经济也一直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
?——布热津斯基《大失败》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
——《世界历史》杂志《苏联的共产主义》
(3 )斯大林时期苏联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形成了有别于资本主义的新型的“社会主义体制”。依据材料四概括这一体制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五?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基本思想是只有通过扩大”需求”,才能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促进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加强政府的调节,经济衰退时,扩大政府开支、实行减税,甚至搞赤字预算和发行公债,扩大总需求。经济高涨时,紧缩政府开支、增加税收、减少总需求。货币政策则要用以支持财政政策,作相应的调整。
(4 )概述材料五的经济思想;理论的成就在于它指导下的实践成功,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限制英王的实际统治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提供了前提。
(2 )西方列强侵略下,通商口岸被迫开放;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推动;小农经济日益破产,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3 )特点: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指令性计划。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
(4 )经济思想:加强政府对经济的调节,通过调节“需求”,促进经济稳定发展。举例: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使50-70 年代资本主义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
(1)阅读材料,根据上述历史人物的主张分别将他们归为两类,并说明理由。
(2)阅读材料指出胡佛在担心什么?你认为这种担心是否有必要,说明理由。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可那类观点?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凯恩斯和罗斯福可以归为 一类,他们都主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亚当·斯密斯和胡佛可以归为一类,他们都主张对经济的(删除“经济的”)自由放任。
(2)胡佛担心随着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政府可能会进一步控制人们的思想和心灵,美国可能出现专制统治的倾向。担心是必要的,有忧患意识比盲目乐观强或法西斯政府就是通过统制经济进而走向集权。担心是不必要的,美国的民主制度、《联邦宪法》、三权分立的保障。
(3)任取一种,理由开放:经济规模大需要宏观调空、贫富差距大需要社会保障等、罗斯福政府的成功实践说明了它的价值;胡佛政府比较谨慎“如何既维护民主制度又能通过有效干预应对经济危机”是需要长期探索研究。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查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闸的竞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