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党的分裂危险主要来自)斯大林和托洛茨基这样的中央委员。在我看来,分裂的危险,一大半是由他们之间的关系构成的。”“现时中央两位卓越领袖的这两种品质无意中造成分裂,如果我们党不采取措施防止,那分裂是会突然来临的。”“(托洛茨基)具有卓越的才能,也许他还是现在中央中最能干的人,但是他过于自负,过分热衷于事情的纯粹行政方面,(对其历史上的‘非布尔什维主义’)少归罪于个人。”
材料二:“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他能不能永远十分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斯大林同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共产党人的来往中是完全可以容忍的,但是在总书记的职位上便是不可容忍的了。因此,我建议同志们想个办法把斯大林从这个位置上调开,另外指定一个人担任总书记,这个人在各个方面同斯大林一样,但是有一点强过他,就是更耐心,更忠顺,更和蔼,更关心同志,更少任性等等。”“(上述措施可使)中央委员会里出于纯粹个人情况和偶然情况的影响就会减少,因而分裂的危险也会减少。”
——列宁的遗著《给代表大会的信》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列宁针对的问题及其主张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列宁对斯大林问题的建议与材料一中主张有何一致性及其实质是什么。
(3)结合以上材料,简要评述列宁以上观点。
参考答案:(1)列宁针对的是党内最高领导层的团结问题;主张以维护党内团结为根本原则。
(2)一致:都着眼于维护党的统一。实质是确立党内集体领导制。
(3)列宁的上述主张是在苏俄面临国内外敌人进攻的严重困难形势下提出的,因而是非常必要的;其着眼于加强党的集体领导和民主建设,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本题解析:本题涉及列宁在遗著中对有关党内分裂危险问题提出的建议。通过此题的练习,可使学生认识苏联以后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原因。本题难度较大,
理论性较强,可用政治上的观点解答。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马克思、恩格斯是亲密战友,他们志同道合,共同写作。他们合作的第一个作品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课本基础的知识,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第一个作品是《神圣家族》,其他不是第一个作品。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经验时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欧洲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办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列宁说的“不同的办法”是
A.创办劳动解放社
B.建立苏维埃政权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实行农业集体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目所给的信息是列宁晚年总结十月革命的经验,由此可知本题的着眼点是十月革命,然后可得出答案。因此选B。
点评:劳动解放社是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雏型,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1883年9月25日由Г.В.普列汉诺夫等人在日内瓦创立;优先发展重工业 、实行农业集体化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因此也可用排除的办法。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最先从本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手段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人物是?
A.马克思
B.列宁
C.斯大林
D.赫鲁晓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列宁在1921-1928年推行的新经济政策中,最早提出运用商品和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生产。斯大林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该体制忽视了了市场的作用。赫鲁晓夫对经济进行了改革,但不是最早。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列宁称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为“亚洲的觉醒”,其主要是因为(? )
A.运动规模巨大且影响深远
B.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C.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
D.提出了明确的革命纲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C项符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和时代特征,亚洲也只有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才能走上独立道路,所以答案为C项。其他选项都不能体现“觉醒”的要求,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