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文化的传播是双向的,指的是两种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交往,但是在一定时期内,总是表现为比较高级的文化处于传播的主导地位,而比较低级的文化则主要处于吸收的他位。总的来说,文化的传播呈现出多方向、多层次的特点,在方向上同时并行,在层次上相互交错。由于吸收文化的区域基于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政治、思想条件,不同的阶级、集团和派别对于外来文化不同要素的需求有着轻重缓急的不同,这就使得文化传播的方向和层次不可能绝然齐头并进,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阶级或阶层,对于外来文化的吸收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吸收的文化元素,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更新、演变、递嬗,于是构成了文化传播与吸收中的时间与层次序列。在一般情况下,对外来文化的选择与吸收,遵循着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轨迹,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吸收,正经历了从技术层次到思想层次,进而又推进到政治层次的发展过程。
——王翔《论中国近代化的三个层次》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简要评析材料中关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
(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评分标准:?
一等(6~5分)?
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
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
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4~3分)?
①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
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
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2~0分)?
①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
②未引用史实;?
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本题解析:本题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阐释和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该题型的特点是难度较大,但开放性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历史小论文(观点类)要把握三个步骤:明确作者的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要能够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地对观点进行精要论证,在这个方面注意论据全面、详实;最后可以总结一下。就本题而言,学生可以选择赞同该观点,赞同中国近代吸收西方文化的观点,也可以反对该观点,但是都要进行论证,说理充分。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有学者指出:“民国三四年的时候,复古主义披靡一时。什么忠孝节义、什么八德的建议案,连篇累牍的披露出来,到后来便有□□的结果。可见这种顽旧的思想,与恶浊的政治,往往相因而至。”文中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 ]
A.革命
B.尊孔
C.帝制
D.亡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中的几位人物:


请回答:
(1)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概括他们各属于哪一派别,并按派别将其分为四类(每一类两人,不用写人名,只写编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述四派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态度和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述人物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谈谈在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外国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第一类:地主阶级抵抗派,③⑤;第二类:地主阶级洋务派,②⑧;第三类:资产阶级维新派,①⑥;第四类:资产阶级激进派,④⑦。
(2?)林、魏二人代表的是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了解世界、学习西方,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李(鸿章)、曾二人代表的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引进西方先进科技,以达到自强的目的;康、梁二人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建立君主立宪制;陈、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以西方的“民主”和“科学”为大旗,主张以西方先进思想文化改造中国。
(3)结合中国国情,以开放心态了解并吸取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做到“洋为中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根本目标的共同点是
[? ]
A、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B、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C、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D、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该言论出自?(?)
A.激进派
B.革命派
C.维新派
D.洋务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干言论实际是宣扬君主立宪,据此可判断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