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参加陪审团的成员主要是
A.公民自愿参加
B.全体公民选举产生
C.所有男性公民选举产生
D.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中选举产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 ]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国民革命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这反映了孙中山
A.承认地方享有高度自主权
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
C.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D.对社会财富再分配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明显错误,材料虽然说地方上的一切资源为地方政府所有,但却是为百姓所用,并不是由地方政府随意支配,所以不是自主的。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农民的土地所有制问题,并且作为资产阶级革命者的孙中山的土地纲领的实质是土地国有制不是农民土地私有制,所以B项错误。C项与材料内容不相符合。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八、九年前,少数同志在日本发起同盟会,定三大主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今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惟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
——孙中山《在南京同盟会员饯别会的演说》(1912年)
材料二? 1914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其纲领是“本党以实行民权、民生两主义为宗旨”,“以扫除专制政治,建设完全民国为目的。”
——《中华革命党宣言》
材料三? 1923年1月,孙中山说:“中国形式上是独立国家,实际比亡了国的高丽还不如……似此,民族主义能认为满足成功否?所以,国民不特要从民权、民生上作工夫,同时并应该发展民族自决的能力,团结起来奋斗,使中国在世界上成为一独立国家。”
——《孙中山全集》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的理由。(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华革命党为什么又将实行民权主义作为宗旨之一?(4分)
(3)概括材料三中孙中山对民族主义的新认识,并分析这一认识对上世纪20年代中国革命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2分。若答“推翻清朝统治,成立中华民国”亦可)
(2)孙中山认为民权尚未实现;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实行“专制政治”,中华民国有名无实。(4分。若答“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给2分。答“袁世凯称帝或复辟帝制”不给分)
(3)认识:争取民族自决,实现国家独立。(2分。若照抄材料“发展民族自决的能力,团结起来奋斗,使中国在世界上成为一独立国家”的给1分)
影响:有助于三民主义的丰富与发展;促进国民党“一大”的召开;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4分。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每点2分)
本题解析:(1)孙中山旧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即要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民权主义即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即为平均地权,之所以说“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也就是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孙中山又将实行民权主义作为宗旨之一,说明当时民权主义还没有实现,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篡夺了革命胜利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中华民国临时宪法被破坏殆尽,由此可以归纳出孙中山认为民权尚未实现;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实行“专制政治”,中华民国有名无实。(3)时间1923年,为大革命之前,结合材料孙中山对旧民族主义进行了发展个补充开始明确提出反帝,硬的国家的独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并促成了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在此基础上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有人曾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道德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这具体指的是
[? ]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生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国民革命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