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关于中国绘画演变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 ]
A.夏、商、周三代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
B.隋唐时期山水画、人物画、宗教画盛行
C.两宋时期山水画成为最大的亮点
D.元明清时期文人画盛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对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状况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书法与汉字,相伴而生
B.书法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
C.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
D.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通过学习可以知道,中国戏曲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故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如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图标以汉字笔画为基本形式,融入中国传统书法艺术。这种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的书法字体为:

A.篆书
B.楷书
C.草书
D.行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结构由均匀圆转的线条组成,这体现了篆书的特点。
点评:注意中国古代不同书法的特点。
篆书本是小篆、大篆的合称,后人常把「篆文」专指小篆。小篆又称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变而来的一种字体,产生于战国后期的秦国,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小篆虽然是较整齐的长方形,结构由均匀圆转的线条组成,但是书写起来相当不方便,且字形繁复,由于种种缺点,故在民间很快地出现了一种新字体,将小篆的端庄工整、圆转弯曲的线条写成带方折的,这种字体据说当时在下层小官吏、工匠、奴隶中较为流行,所以称为「隶书」。到了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中国文字发展历史就脱离古文字阶段进入隶楷阶段。
草书就是写得草率、快速的字体。草书是辅助隶书的一种简便字体,主要用于起草文稿和通信,在草书形成的过程中,因为官府的佐、史经常需要使用起草文书,因而影响了草书的流传。进入东汉后,经过文人、书法家的加工,草书就有了比较规整、严格的形体,可以用在一些官方场合,称之为「章草」,带有一点隶书的味道,保留了隶书的拨挑和捺笔。草书由于字形太过于简单,彼此容易混淆,所以无法像隶书取代小篆那样,取代隶书成为主要的字体。 在楷书产生后,草书在楷书的基础下进一步发展,不但笔划之间可以勾连,上下之间也可以连写,隶书笔划的某些特征也消失了,形成了另一种类型的草书,称之为「今草」。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不像楷书那么工整,也不像草书那么奔放。行书没有严格的书写规则,写得规矩一点、接近楷书的,称为真行或行楷;写得放纵一点、草书味道比较浓厚的,称为行草,行书写起来比楷书快,又不像草书那样难以辨人,因此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楷书在字体结构方面,与隶书差不多,但楷书将隶书笔划的写法改变了,且由扁形的隶书改为基本上呈现方形的楷书,即所谓的「方块字」。楷书也称为正书、真书,说明了楷书是提供人学习和运用的正规书体。最早的楷书书法家是东汉末年的钟繇,从其流传下来的作品中,还多少残留著隶书的笔意。楷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又经历了不少变化,到了隋唐之后才基本定型,定型后的楷书,笔划、结构都相当精致、严谨,如唐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作品就是范本之一。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从商朝甲骨文演变到现今使用的汉字经历了三千多年,下图所示说明了文字演变的主要规律是由繁到简、从难到易。决定其如此演变的因素有( )

①古代帝王所创造? ②受书写工具影响? ③有利于交流传播? ④摒弃文化传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题意,给出了我国文字演变的规律是由繁到简、从难到易,这种变化有利于交流传播,③正确。书写材料和工具也由甲骨、竹简变为纸张,使书写更为流畅,②正确。①本身说法错误,中华文字历经3000多年不间断,不能说摒弃文化传统,④错误,所以答案为D。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也要求学生对中国文字的演变规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唐穆宗曾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请判断与柳公权的书法风格最为相近,同样人品高尚,书法为后人学习,并有许多著名临摹楷体碑帖流传的盛唐时代书法家为(? )
A.张旭
B.颜真卿
C.怀素
D.欧阳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联系已学可知颜真卿与柳宗元在楷书方面造诣很高,且有“颜精柳骨”的美誉,颜真卿与柳宗元都生活在“盛唐”时期,在人品与书法方面也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因此颜真卿符合题意要求,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