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有人称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美国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看法的共同缺陷中最根本的是?(?)
A.只看到政策引起的直接的、表面的变化
B.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
C.没有从发展的辨证角度分析问题
D.没有看到政策仅在一定限度内调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两种评价都只是看到了历史上这两次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外在的特征,而没有看出各自的阶级本质意图,苏俄新经济政策是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其本质是发展社会主义,而罗斯福新政则是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而推行的,所以要从根本目的上去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数据是反映历史的重要手段,以下表格是苏联(俄)农业发展统计表(部分)

由上表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 ]
A.斯大林体制具有优越性的一面
B.农业集体化运动极大地推动着苏联农业的发展
C.新经济政策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影响下,农业大量增加粮食种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它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就十月革命的条件而言,俄国比法国巴黎公社更成熟的是?(?)
A.战争引起革命
B.人民反对战争
C.临时政府不得人心
D.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在俄国十月革命和巴黎公社之前,都是资产阶级政府的腐败统治,都曾经面临着民族矛盾,人民反战情绪很高,其中十月革命有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巴黎公社没有统一的政党的领导,所以D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作为1917年工兵代表苏维埃中的一名工人,他明确了当前形势下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要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这应该是他经历了下列哪个事件后得出的结论
A.二月革命
B.列宁发表了《四月提纲》的演说
C.七月事件
D.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俄国十月革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A、D不符题意,B列宁发表的《四月提纲》体现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采取和平方式,和平方式过渡的破灭是七月流血事件。 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发展探索与剧变过程,说明了其发展模式存在严重缺点。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列宁和斯大林时期,苏联是如何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2.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的侧重点各在哪个领域?为什么都以失败而告终?
3.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纲领是什么?后来是如何实施的?
4.从苏联改革的措施和结果中,你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1)列宁时期,先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企图直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后又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斯大林时期,苏联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建设,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936 年,苏联新宪法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
(2)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是在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则是在工业方面,尤其是重工业方面。他们的改革失败都是因为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只是对原来经济体制的小修小补。
(3)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纲领是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民主性”和“公开性”。实施:1990 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1991 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
(4)一要立足自身实际情况,防止“左”或“右”;二要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三要坚持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正确方向;四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本题解析:
本题是大跨度题目,从列宁、斯大林建成社会主义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都进行了考查。但分项设问,减小了题目的难度。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坚持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正确方向,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