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20年俄国工农业生产及产业工人与战前水平比较表:
?项目 比值 年代
| 农业总产量
| 粮食产量
| 工业产量
| 石油产量
| 生铁产量
| 产业工人
|
| 1913年
| 1
| 1
| 1
| 1
| 1
| 1
|
1920年
| 0.67
| 0.5
| 0.33
| 0.4
| 0.03
| 0.5
|
材料2:1921年2月28日,在彼得格勒附近的舰队发生了水兵叛乱,推翻了当地的苏维埃政权,成立了临时革命委员会,提出了“不要布尔什维克党参加的苏维埃”的口号。1921年春天,俄国各地出现了反对余粮收集制的暴动。
材料3: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2,说明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哪些?(2分)
(2)根据材料2的政治现象与材料1中的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说明苏维埃政权正面临着怎样的局面?(2分)
(3)根据材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经济政策伟大历史意义的认识。(4分)
(4)结合以上有关内容,分析我国现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伟大意义。(4分)
参考答案:(1)苏俄的社会经济百业凋敝,产业工人大量减少。原因:连续的战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破坏。
(2)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苏维埃政权受到严重威胁。
(3)认识:它符合当时俄国的国情,调动了广大农民、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促使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到战前水平。它的实施,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该政策是一条符合小农国家国情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为以后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创造了条件。它的一些原则和经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经验,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4)根据苏联的有关史实,可以得出农业与工业同步发展、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富裕是巩固国家政权、促进工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我国在工业得到一定发展的情况下,适时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决策,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建立都有重大意义。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是纪念十月革命中的一个镜头,老人和孩子的脸 上流露出对十月革命的深切崇敬,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俄罗斯人对十月革命思想认识达成统一
B.俄罗斯要回归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
C.俄罗斯要向社会主义国家表示友好关系
D.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事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中“老人和孩子的脸上流露出对十月革命的深切崇敬”说明在俄国人开来十月革命对俄国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十月革命开辟了俄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俄国历史发展进入一个的新的发展时期即社会主义的轨道,十月革命对俄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是广泛和深远的,故D项最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B C两项图片信息也无直接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36年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其购买武器,但国联以23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这件事情表明
①德日操纵国联? ②英法“绥靖”意图? ③国联宗旨形同虚设? ④国际形势有利于意大利推行侵略扩张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英法操纵国联,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气焰,国联形同虚设。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此后苏维埃政权
A.采取余粮收集制
B.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颁布新的土地法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列宁实行的是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主张恢复商品经济。故C项符合题意。A、B项是战时共产主义的内容;D是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报告 ,于1917年11月9日通过。
点评:关于新经济政策,除了掌握其特点外,还要注意其背景、内容和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与世界近代时期相比,现代历史时期新增加的基本矛盾是
A.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殖民地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在现代历史时期存在着两种意识形态不同国家之间矛盾,即: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