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西方的两个“热点半岛”

材料二? 20世纪中期东西方的“一条线”和“一堵墙”

材料三? [法国《费加罗报》记者] 杨外长,您好。在全球化时代,人类面临的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全球性威胁与挑战前所未有。中国如何看待国际上要求“全球治理”的呼声?
[杨洁篪] 我们认为,“全球治理”的核心是国际社会各方要普遍参与、普遍受益,方式应当是平等协商、合作共赢,平台主要是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多边机制,…… “全球治理”应该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而不是相反。
——摘自 外交部长杨洁篪就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记者问(2011年3月7日)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图1反映的是哪一次战争形势?图2中除俄国外,还有哪一国家积极插手巴尔干事务?(2分)图1和图2集中反映出当时怎样的国际形势?(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三八线”和“柏林墙”主要是哪一国际因素的产物?对比材料二,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变化有哪些突出表现?(6分)
(3)如果把材料一、三内容定义为“传统治理”,材料三中杨洁篪外长阐述的“全球治理”与“传统治理”相比有什么不同,(4分)并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当前推进“全球治理”的积极作用。(4分)
参考答案:(1)图1:日俄战争;图2:奥匈帝国(2分)
国际形势: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步伐;(2分)围绕霸权和殖民地,帝国主义之间展开激烈争夺,矛盾日益激化。(2分)
(2)国际因素:美、苏划分势力范围(形成冷战对峙)。(2分)
变化:欧洲在国际关系中的中心地位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2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矛盾冲突加剧。(2分)
(3)不同:传统的“国际治理”是大国主宰、大国受益,小国、弱国遭受压迫和掠夺;“全球治理”则是国际社会普遍参与,平等协商,共同受益。(4分)
作用:有利于解决人类面临的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全球性威胁与挑战;(2分)为发展中国家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解决经济全球化中的南北失衡问题。(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人是在20 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
——?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材料二?1972 年2 月21 日晚,周恩来举行了欢迎尼克松的宴会。尼克松在祝酒词中说:“过去的一些时期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虽然我们不能弥合我们之间的鸿沟,我们却能够设法搭一座桥,以便我们能够越过它进行会谈。”
——裴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材料三?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
?——《复兴之路)解说词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作者的观点。建国初期,反映作者观点的外交史实是什么?结合建国初期的国际形势说明作者观点的合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促成?并分析推动中美两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外交方面史实说明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 对国际社会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观点:新中国联合发展中国家反对西方国家。事例:参加万隆亚非会议。形势:两大阵营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
(2 )特点:乒乓外交,以民促官。因素:苏联威胁;美国霸主地位动摇;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两国共同利益。
(3 )史实: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如维和、裁军等;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如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等。作用: 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维护了世界和平, 促进了共同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政策中,最能直接体现此观点的是
[? ]
A.建立经互会?
B.推行杜鲁门主义?
C.建立北约组织?
D.实施马歇尔计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前趋势的继续:苏联在经济上衰退,在政治上僵化如故,但在军事上保持强大;它小心翼翼地保卫其正在衰落的东欧帝国;它与美国的关系没有重大变化,并与美国在三条中心战略战线继续进行竞争。
——(美)布热津斯基《未来十年美苏关系展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关系的基本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即使没有可以那样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样做的人。
——《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的原因。为此,这一时期美国亚洲外交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岳麓版必修一教材
(3)据材料三概括美国与西欧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1983年1月,中曾根作为内阁总理大臣在国会上发表施政演说时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问题,……在财源分配上腾出力量,加强对外援助,以发挥日本对争取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作用,确立日本在国际事务中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大国地位。
——丹尼斯·T·雅斯托莫《战略援助与日本外交》
(4)据材料四,指出日本怎样谋求政治大国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能采取该手段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五】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 界。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的力量”除了以上材料提到的力量之外还有哪些?综合以上材料,“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并指出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状况:继续与美国竞争(或冷战或对抗或争霸)。
(2)原因:实力相对下降;美苏对抗(或军备竞赛)的拖累;来自潜在经济力量的竞争。调整: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或从越南撤兵)。
(3)关系:美国承认西欧伙伴地位;西欧日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
(4)方法:以对外经济援助作为外交手段。原因:日本经济实力增强(或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5)新力量: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的振兴。新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因素:大国之间综合国力对比的变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其实杜鲁门主义从来没有规定过什么“地理界线”。杜鲁门自己就认为,“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都必须进行干涉。”1947年5月22日,援助希、土法案经参众两院通过,杜鲁门签署成为法律。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杜鲁门主义出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这对当时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二战后,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膨胀,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希土危机。
(2)转折点:美国由二战期间苏美“大国合作”变为对抗苏联。
影响:是美苏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导致两极格局逐渐形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