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某史学家在评价太平天国时说:“洪杨那个时代,他们只具有个极大的‘改朝’的机运,而无‘换制’的机运。”洪秀全不能解决中国近代史上“换制”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D.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
2、判断题 曾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的张发奎在回忆录中写道:“他(蒋介石)坚持抗战到底誓不投降,为了这一点,我钦佩他,事实上这是很难坚持的,这八年是相当艰难的岁月,但他从未动摇过决心。在日本提出看来比较合理的条件时,蒋先生仍拒绝接受和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肯定了蒋介石坚定抗战的意志?②赞成蒋介石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③个人回忆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④是研究国民党抗战的重要史料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
3、判断题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实际上是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材料中陈独秀的评价主要着眼于中共“二大”?
[? ]
A、制定了党的最高革命纲领
B、作出了加入共产国际的决定
C、作出了国共合作的决定
D、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奋斗纲领
4、判断题 中国革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曲折,不断向前发展。下图能够反映这一结论的是
[? ]
A、
B、
C、
D、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18世纪初开始,英国商人向中国输入鸦片,每年约有500箱鸦片流入英国,而运到中国的鸦片有两万箱,最后达到八万箱。年轻的格拉德斯就鸦片贸易曾发表过人道主义的言论,但这种言论被后来要求治理英国工业化进程中不断出现的罪恶的呼声淹没了。
材料二:根据西方人的报道,中国的开放只不过是一种中外联营……外国人得出一条在中国活动的基本规律:没有中国人的支持,什么事也干不成。从一开始,鸦片贸易就是中外联营的行动,中国人对鸦片的需求远胜于兰开夏的纺织品,由此出现了超乎外国人想象的鸦片销售网络。
材料三:鸦片贸易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使白银大量外流。白银外流造成银贵钱贱,直接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18世纪末,一两白银换铜钱一千文左右,到19世纪30年代后期,上涨到一千六七百文。按清政府规定,完粮纳税须用白银,因而劳动人民实际要多交60%的赋税。……鸦片泛滥严重威胁着清朝的统治。大量的白银外流,银价上涨,各地税收困难,拖欠的赋税也就日益增多,国库储备越来越少,清政府的财政陷入困境。
——以上三则材料均选自[美]费正清著,傅光明译《观察中国》
材料四: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就中国历史而言,1840年发生的鸦片战争可视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界标,因为自此以后传统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探索已开始,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现代化过程便可称之为近代化过程。
——乔志强、行龙《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关于鸦片贸易的人道主义言论的出现”说明了什么?后来这种言论“被淹没”的真实原因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认为鸦片贸易“是一种中外联营的行动。”对此,你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四,从文明史角度阐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客观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