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图中所示现象反映当时人民对胡佛政府所实行政策的不满,其政策是( )。

A.自愿合作
B.自由放任
C.国家干预经济
D.社会福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当时胡佛信奉的是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有俄罗斯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B.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积极发展知识经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20世纪30年代面对世界经济大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通过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度过难关。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一种事业若对社会有益,就应当任其自由,广其竞争。竞争愈自由、愈普遍,那事业就愈有利于社会。……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要干涉,利己的润滑油使经济齿轮几乎以奇迹般的方式来运转。不需要计划,不需要国家元首的统治。市场会解决一切问题。
——摘自【英】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
材料二 1936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资本主义最严重的经济病症是失业,而失业的原因在于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由于这种不足是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产物,因此要扩大有效需求,就必须依靠市场以外的力量。为此,他提出由政府实行赤字预算、适度通货膨胀、压低银行利息率、福利措施在内的一系列解决办法。
——摘自严志梁《现代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简析》
材料三 美国在参战前的1940年,联邦政府的科研拨款仅为7400万美元,1952年达18.2亿美元,1965年升至130.1亿美元。国家对科研的拨款占全美科研费用的三分之二。……除科研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社会保证开支在战后年代也大为增加,各种保险、保健形式的福利开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60年代一般为15%,70年代已接近20%。……日本在1948——1949年两次制订了“经济复兴五年计划试行方案”,1951年又编制“自立经济的三年计划”。法国从1947年“莫内计划”起,已编制过7个中期经济计划。
——摘自王斯德、钱洪主编的《世界当代史(1945——1991)》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中的两种经济理论各自出现的社会背景及其基本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经济学有异曲同工之处,概括新政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策发生的主要变化?指出其与材料二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材料一:背景:英国工业革命使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工业资产阶级希望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经济、政治地位,在世界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基本主张: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强调实行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或实行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和自由生产)
材料二:背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巨大的破坏,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宣告失灵。基本主张:强调加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
(2)影响:对美国渡过经济危机起到重大作用,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深远。
(3)变化:扩大政府科研经费的投入;通过福利政策的手段调节社会收入;制定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关系:是凯恩斯主义理论具体应用的体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罗斯福新政是在面临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全面来临的时代,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他从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等方面主要是解决
A.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C.市场与计划的矛盾
D.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要从新政的原因角度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新政是为克服经济危机而采取的措施,而危机主要是由于供求矛盾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而引起的。故新政主要是为了解决供求矛盾。故选D。AB项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能得到解决;C项说法错误,二者都是经济手段,并不对立。
点评:罗斯福新政是罗斯福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核心是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在新政中,率先建立和恢复银行信贷体系,恢复人们对银行的信心,从而为其他各项工作的进行奠定了基础。调整工业生产,调节农业生产,建立社会保障措施等一系列的措施的实行恢复了经济的运行。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表是1977年部分国家政府控制某些行业的比重(%) ,从中可以看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国家
| 煤炭工业
| 铁路运输
| 航空运输
|
英国
| 100
| 100
| 75
|
加拿大
| 私有
| 75
| 75
|
法国
| 100
| 100
| 75
|
A.全面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
B.扩大政府开支,调节社会生产
C.开始重视限制私有企业的发展
D.加强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干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国家对于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工业部门的控制力度加强。二战之后,为了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有序,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特征是经济计划以指导性为主(不是指令性),规定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轻重缓急的发展顺序作出安排,并辅以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欧洲侧重于第一种方式(手段),日本侧重第二种方式(手段),美国侧重第三种方式(手段) 。本题从图表来看,只能看到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干预加强。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