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英国约翰·W ·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 ]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6分)冷战是20世纪最重大、影响最深远的历史事件之一,冷战史研究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冷战为什么会发生?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西方学术界在冷战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正统派”。进入60年代以后,美国卷入越战并触发对外政策危机和国内政治与社会动荡,西方学术界也因此发生内在分化,“修正派”挑战“正统派”,将冷战发生的责任归于美国方面。进入70年代以后,冷战初期的有关档案资料在美国等国开始解密,“后修正派”开始崛起,“后修正派”学者指出美苏两大国都对冷战的发生负有责任。进入90年代以后,美国及一些西欧国家的档案资料进一步开放,同时来自冷战“另一方”的新资料使得西方学者第一次有可能从双边乃至多边视角审视冷战起源,“冷战史新研究”这一学术新潮流逐步涌起,但仍未形成定论。
―――摘编自陈兼、余伟民《“冷战史研究”的源起,学术特征及其批判》等
(1)根据图1中①②所示,结合相关重大军事行动,概述法西斯德国灭亡的过程。(8分)
(2)从图1到图2,美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转变的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二,简述两方学术界对冷战起源问题的观点演变历程,并指出哪些因素影响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8分)
参考答案:(1)过程:库尔斯克会战后,德军失去苏德战场主动权;1944年,德军被迫退出苏联,其仆从国相继退出战争;诺曼底登陆战后,德国陷于东西两线作战被动境地;柏林被苏军攻克,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8分)
(2)转变:从同盟转变为对峙。(4分)
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上的矛盾冲突;国家利益上的冲突加剧(美国力图领导世界,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美国遏制苏联,苏联予以反击。(6分)
(3)历程:①认为冷战发生的责任在苏联方面;②将冷战发生的责任归于美国方面;③认为美苏双方都负有责任;④从双边乃至多边视角审视这一问题,但未形成定论。(4分)?
因素:意识形态、社会现实(时代背景)、内外政策、档案资料等。(4分)
本题解析:(1)图片1中提供的是同盟国从德国东西方向进攻入德国的情形,要回答这一问题还要结合所学知识,从德国失去战场的主动权的库尔斯克战役开始,一直概述到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只要熟悉教材,难度不大。
(2)图2体现的是美苏冷战时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图,根据所学可以看出美苏之间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转变为战后的对峙关系。原因需要从两者的社会制度、国家利益以及当时双方在战后的关系去回答。
(3)解答第一问需要先将材料分层次,然后逐层去简述即可。第二问需要结合时间思考到时代背景、相关的意识形态等信息,根据材料所提可以看出档案资料的开放以及国家的内外政策等也是影响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到1951年即这一占领已达到其大部分目的时,美国和大多数同盟国与日本缔结了和约,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和苏联不在缔约国之内,它们认为和约的条款过于宽厚。和约恢复了日本的主权,但这一主权仅限于日本的四个大岛。和约除了允许美国在日本保留军事基地外,对日本没有任何军事或经济限制。……实际上这一和约使日本成为美国在远东阵地的主要堡垒。为了支持这一堡垒,美国在战后的头6年中花费了约20亿美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971年6月17日,美日分别在华盛顿和东京签订《关于琉球诸岛以及大东诸岛的日美协议》,美国将行政权移交日本,包括将对钓鱼岛的“施政权”也交与了日本,而这完全是错误的。……在近年美国所谓“重返亚太”的战略调整中,美国开始实施全球收缩、亚太扩张的战略,重点防范由于中国崛起所可能产生的对美国不利的地区力量的重组。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对日本公开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承诺。
——摘编自人民网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扶持日本对战后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影响。(9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重返亚太”的背景。(6分)
参考答案:
(1)美国扶植日本造成东北亚地区的紧张;日本成为美国在远东的主要堡垒;美国扶植日本助长了日本右翼势力的膨胀,加剧了亚太地区的矛盾与冲突。
(2)亚太成为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受到威胁,美国希望重返亚太地区以维持其霸主地位。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一“美国和大多数同盟国与日本缔结了和约”“日本成为美国在远东阵地的主要堡垒”“对日本没有任何军事或经济限制”“日本成为美国在远东阵地的主要堡垒。为了支持这一堡垒,美国在战后的头6年中花费了约20亿美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扶持日本对战后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影响。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二“美国开始实施全球收缩、亚太扩张的战略,重点防范由于中国崛起所可能产生的对美国不利的地区力量的重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美国“重返亚太”的背景:亚太成为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受到威胁,美国希望重返亚太地区以维持其霸主地位。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图照片摄于1945年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是

A.宣布决不与法西斯国家单独媾和
B.决定苏联参加对战后欧洲的安排
C.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D.确定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该题考查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对雅尔塔会议内容的理解把握能力,
图片上是被称为二战“三巨头”的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应该是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A项是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内容,C项是1945年《波茨坦公告》的内容。D项最有迷惑性,雅尔塔会议规定苏、美、英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对德国分区占领的设想在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就提出来了。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不断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6年后,华沙条约组织于1955年宣告成立。促使华约成立的直接原因是?
A.第一次柏林危机
B.两个德国分立
C.联邦德国加入北约
D.共产党情报局成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54年10月23日,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签订了《巴黎协定》,吸收联邦德国加入西欧联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政府曾照会23个欧洲国家和美国政府,要求他们不要批准《巴黎协定》,并建议召开欧洲集体安全会议,讨论“防止德国军国主义再起”等问题,并缔结《欧洲集体安全条约》,但遭西方国家的拒绝,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建立。华约成立的直接原因是较近时间北约的扩大,不符合这一标准的都可排除;A项是1948年苏联对柏林西方占领区封锁造成的,D项是1947是苏联领头成立的,B项是1949年联邦德国(西德)和民主德国(东德)先后成立,与华约的成立无关。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