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国1966—1968年国民经济状况(部分)
年份
| 工业总产值
| 比上年
| 财政总 收入
| 比上年
|
1966年
| 2534亿元
| +17?3%
| 558?7
| +24?4%
|
1967年
| 2104?5亿元
| -10%
| 419?4
| -25%
|
1968年
| 2015?3亿元
| —4?2%
| 361?3
| -13?9%
|
材料二:1973年国民经济完成情况
工农业总产值
| 3967亿元
| 比上年增长9?2%
|
国家财政总收入
| 809?7亿元
| 比上年增长5?6%
|
国民收入
| 2318亿元
| 比上年增长8?3%
|
材料三:1975年国民经济回升情况(部分)
?
| 总产值或收入
| 比上年增长
|
工农业
| 4504亿元
| 比上年增长11?9%
|
工业
| 3129亿元
| 比上年增长15?1%
|
农业
| 1285亿元
| 比上年增长4?6%
|
?
材料四:“文革”十年我国国民经济损失总计5000亿元,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建设投资的80%,超过建国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材料五:1975年9月27日,邓小平在农村工作座谈会上做《各方面都要整顿》的讲话:当前,各方面都存在一个整顿的问题。工业要整顿,农业要整顿,商业也要整顿,我们的文化教育也要整顿,科学技术队伍也要整顿。文艺政策叫调整,实际上调整也就是整顿。要通过整顿解决各方面的问题。1975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1.9%。其中,工业增长15.1%,农业增长4.6%。这种状况表明整顿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回答:
(1)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三中各项数据上升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3)通过上述表格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有何教训?(2分)
(4)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目的和实质是什么?全面整顿有什么意义?(3分)
(5)结合材料指出,国民经济与政治局面存在何种关系?(1分)
2、判断题 明代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兴盛,鸦片战争以后走向衰落。衰落的主要原因和后果是( )
A.内乱外患阻断棉布外运、农民回归土地,商品经济发展受阻
B.洋纱、洋布大量倾销、该地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沿海地区机器纺织业转为机器丝业、农民转为种桑养蚕
D.该地区棉花产量急剧下降、崇拜洋货的风气盛行
3、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亮相世界外交舞台是参加(?)?
A.日内瓦会议
B.亚非会议
C.联合国大会
D.亚欧会议
4、判断题 2014年3月8日,马航波音777-200客机失联,牵动世人。引发了人们对飞机生产的研究,此架飞机主要由美国洛克威尔公司生产,日本川崎公司、巴西航空、大韩航空也有参与零件制造,最后在波音本身的监管下,完成飞机组装,并执行试飞。从中反映出
A.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占主导地位
B.世界经济呈现明显区域集团化特征
C.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优势上升
D.美国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5、判断题 从2009年1月1日起,美国人伊莎决定作—项实验,尝试一年内不买中国制造的任何产品。2010年1月1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无法想象”。伊莎的实验表明
[? ]
A、区域集团化渗入日常生活?
B、经济全球化渗入日常生活?
C、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
D、中国是美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