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夏王朝存在与否颇有争议。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夏文化的探索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碳十四测年数据(选样)
考古文化遗存
| 标本编号
| 标本年代(公元前)
|
龙山文化晚期
| SA98122
| 2030~1965
|
二里头文化第一期
| XSZ104
| 1880~1840
|
二里头文化第二期
| ZK5253
| 1685~1610
|
二里头文化第三期
| ZK5249
| 1610~1555
|
二里头文化第四期
| ZK5255
| 1560~1529
|
(资料来源:《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 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
材料二?二里头早期文化层直接叠压新砦期的地层。……新砦遗址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有外濠、城墙和内濠三重防御措施,中心区的高地上发现一座东西长92.6米、南北宽14.5米的大型浅穴式建筑遗址,其性质……是祭台,此处出土了铜器残片……等高规格遗物。
——赵青春《新砦考古的回顾与展望》
请回答:
(1)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认定夏朝的起讫年代为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据此你认为材料一中哪些考古文化遗存可以成为探索夏文化的对象?(2分)
(2)据材料二指出,新砦遗址已经出现了哪些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砦遗址的发现对于破解夏文化之谜的价值。(5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考古发现的二里头文化中 心区在哪里?鉴于有关夏代文献记载极其简单,因此探索夏文化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3分)
参考答案:(1)文化遗存:龙山文化晚期;二里头文化一、二期 (一、二、三期)。
(2)文化现象:城堡;祭台;铜器(青铜器)。价值:新砦文化把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紧密连接起来;为了解夏代早期的历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3)中心区:河南中部(西部);山西南部(西南部)。方法: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
本题解析:(1)难度不大,紧扣题干时间“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进而联系材料一表格中相关内容展开回答。
(2)第1小问考查学生读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注意材料二中省略号前后相关内容,进而展开回答,难度不大。第2小问可依据课本内容,注意从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的连接、了解夏代早期历史角度展开具体分析。
(3)第1小问,难度不大,联系书本史实,明确河南和山西相应区域。而对于第2小问主要从“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两方面展开阐述,有一定难度,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考点定位】选修五·探索历史的奥秘·二里头文化。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甲骨文的发现以及对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证明了商王朝的存在。这给了中国学者以极大的鼓舞,他们希望能从考古学上寻找夏王朝的文化遗存。
材料一?如果你对尧舜的盛世给予过多的颂赞,好吧,拿出你的证据来。如果你论及公元前3000年大禹在工程上的伟绩,证据也得拿出来。我们得先记住,在这种怀疑的精神之下,单纯的文字记载已不复被认为是有效的佐证了。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李济(1955年)
材料二
二里头遗址平面示意图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探索夏王朝文明所面临的困境。
并分析探秘夏王朝文明遗址有哪些可行性条件?(5分)
(2)据材料二,概括二里头遗址表现出的文明特点。(2分)
(3)联系材料一与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探寻夏王朝遗址学术领域有着怎样的定论和争论?对二里头遗址奥秘进一步科学解读,需要继续使用什么方法?(3分)
参考答案:(1)困境:文字记载少;遗存片段而零散。
条件:疑古思辨的推动;学者对夏朝遗存位置的预测;借鉴新的史学方法(传说材料与考古实物相印证,借用西方现代科学方法)。
(2)特点:文化遗存丰富(遗迹、遗物和墓葬等);有一定经济、政治管理水平。
(3)定论:二里头遗址用事实证明了夏朝的真实存在。
争论:二里头遗址与夏文明的时期、范围是否完全吻合等。
方法: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l550年和l551年,在西班牙召开了两次大型辩论会,辩论的主要对手是第三世界主义者拉斯·卡萨斯和欧洲中心论者塞普尔维达。这两次古典式辩论.直指殖民主义理论的核心:世界上有没有劣等民族?先进民族有没有理由对落后民族开战并奴役他们?……
塞普尔维达的论点有:
第一,印第安人犯有偶像崇拜的严重罪行;
第二,印第安人智力低下,是天生的野蛮人和奴隶;
第三,印第安人互相残杀,用活人祭祀,甚至吃人肉,西班牙人有义务拯救受害者。……
材料二?卡萨斯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论证说,惩罚一个陷入迷途的民族是为了教育这个民族,而不是毁灭它,然而战争不会使美洲的印第安人明白自身的谬误,只会增加仇恨。……比起用活人祭祀来,战争是更大的罪恶。
——摘编自索飒《丰饶的苦难——拉丁美洲笔记》。
请回答:
小题1:请以玛雅文明为例,反驳材料一中塞普尔维达的前两个论点。(7分)
小题2:从材料二卡萨斯对塞普尔维达第三个论点的反驳,推断西班牙人是以何种方式“拯救受害者”的?卡萨斯反对这种“拯救”方式的理由是什么?你认为应该以何种方式对待“落后民族”?(3分)
小题3:你认为塞普尔维达论点的实质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印第安人的偶像崇拜表现为诸神崇拜和祖先崇拜(多神教和自然崇拜),这是社会发展水平低下的结果.根本不是什么罪行。
玛雅人在建筑、天文历法、数学、文化等领域创造出灿烂的文明。
小题2:西班牙人采取战争方式;与印第安人的落后习俗相比.战争的罪恶性更大,通过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种和平方式来影响和交流:
小题3:塞普尔维达的论点为西班牙的殖民扩张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古代文物哪些反映了商朝时期的历史
①妇好墓出土的玉凤?②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鱼钩
③虢国出土的车马和青铜礼器?④三星堆出土的大型青铜铸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妇好商王武丁之妻,④三星对文化是商朝时期巴蜀文化的代表,故D正确。②二里头遗址相当于夏朝时期,③虢国为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所以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唐初编定的《隋书·经籍志》,确立了中国古代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的原则,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于
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史学常识。中国古代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如《周易》、《尚书》、《周礼》等;史部收录各类史书,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类书、释道宗教等著作,如《老子》、《墨子》、《庄子》、《荀子》等;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如《楚辞》、《全唐诗》,《全宋词》,《乐府诗集》等。本题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于集部,选D项。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