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
[? ]
A.华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东南地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种地给农民补贴。这种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增加农民收入
B.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C.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D.农业是关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据统计,1951年我国民族资产阶级获得的利润超过国民党统治下22年中的任何一年,这主要是因为?
①解放?后限制民族资本发展的因素都已清除
②民族资本摆脱了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的压迫、束缚
③党和国家采取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调?整工商业的政策
④民族资产阶级经营的目的是获取利润
[? ]
A.②③④?
B.①②③ ?
C.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所谓洋务运动,乃是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为目的的运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深刻揭示了洋务运动的本质目的
B.全面剖析了洋务运动的历史原因
C.准确阐释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D.客观评价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认为洋务运动是清王朝推行的,内容是引进西方的军事技术,但出卖了中国人民的利益;其目的是镇压人民起义,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清政府实行的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内容的一场自救运动;它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故B、C、D说法错误。材料对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的说法是正确的。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国家海权
材料一: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财富的增长与国家海权而非陆权的扩张是同步上升的。这是因为,海洋是地球的“血脉”,因而也是将国家力量投送到世界各地并将世界财富送返资本母国的最快捷的载体。于是,控制大海就成了控制世界财富的关键。
——摘编自张文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
材料二:长江深入中国内地,而且很大的轮船从海上可直接沿长江的主要河段上溯而行。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也依靠长江与外界便捷地来往。……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出于这些原因,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
——摘编自马汉《海权论》(1890年出版)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举例说明“控制大海就成了控制世界财富的关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马汉提出“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世纪末,面对西方列强虎视眈眈,清政府有何对策?其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新航路开辟后,西、葡、荷、英先后成为当时的海上霸主,通过海外殖民及奴隶贸易获得资本原始积累。
(2)西方各国正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急需寻找海外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控制中国满足了其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要求。长江介于中国南北之间且沟通海洋,长江流域在地理上具有特殊战略地位,对经济和军事都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控制长江流域可以从政治上控制中国,维护其政治、经济特权。
(3)开始整顿海防,建立新式海军;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失去制海权;《马关条约》的签订便利列强势力深入长江腹地,攫取财富;甲午战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