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原则,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制度确立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
参考答案:分权与制衡、联邦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的1787年宪法,在该宪法中确立了联邦制度,协调处理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加强了中央集权,在国家政权结构上实行的是三权分立,权利之间的制约体制,有效防止了专制,是一部典型的民主共和宪法,依次填写题目要求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比较美英两国政体,表中①②③④⑤所代表的内容应是

[? ]
A.总统 选举 任期制 首相 总统
B.总统 世袭 任期制 首相 总统
C.首相 世袭 任期制 首制 议会
D.总统 世袭 终身制 首相 议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实际人口调查,应于合众国国会第一次会议后三年内举行,并于其后每十年举行一次”。当年制定这一条款的目的是为了
A.确定选民人数及每个州在美国众议院中的席位
B.统计共和党、民主党的党员人数
C.掌握印第安人、黑人和海外移民的人口数量
D.推行种族歧视政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美国国会由参众两院构成,参议员每州一律两名,众议员人数与各州人数成正比,黑人按五分之三计算,因此为保障选举的进行,要进行人口调查。A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约公元前50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了棉花种植。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后,自汉至唐,只在今新疆、西南部分地区有零星种植。南宋末,长江流域植棉渐广。元初,“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黄道婆在松江传授学自南海的技术,改良织机,使这里迅速成为棉纺织中心,“松江棉布,衣被天下”。元明时,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棉花种植迅速发展并超过桑麻,棉花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公元1世纪,阿拉伯商人将精美的细棉布带入欧洲。15世纪,英格兰出现棉花种植,随后被英国殖民者带到了英属北美殖民地。棉织品的魅力渐渐征服了欧洲人,对棉织品的需求与日俱增。18世纪中叶,棉纺织业率先出现了机器生产,英国工业革命由此开始。工业化生产扩大了对棉花的需求。英属北美殖民地南部因其自然条件适宜,棉花种植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英国的棉花主要供应地。创造了所谓“棉花王国”的神话。美国的南方种植园主千方百计向中西部地区扩展棉花种植园,并且认为“人们不敢向棉花开战,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敢于向棉花开战,因为棉花就是王。”
——摘编自[法]埃里克·奥森纳《棉花国之旅》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原料的主要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棉花种植业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10分)
参考答案:(1)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纺织技术的改进与推广;国家政策的推动;农书的推介。(10分)
(2)促进南部经济发展;加强与英国的经济联系;推动奴隶制的扩展;加剧南北矛盾,加速美国内战的爆发。(10分)
本题解析:(1)紧密结合材料,从材料中仔细提取答案。如政府政策的推动:元初,“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技术的改进与推广:“黄道婆在松江传授学自南海的技术,改良织机”等等;
(2)需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来解答,因为材料中棉花的种植对美国的影响只有这两处:“北美殖民地南部因其自然条件适宜,棉花种植业迅速发展起来”和“成为英国的棉花主要供应地”;而其他的影响必须结合教材所学知识来解答了,因为种植业主要在南方,种植园主扩展种植园,因而实行的黑人奴隶制度也不断扩大;而且因为南方种植棉花主要供应英国,使得本国北方缺少南方的工业原料和工业市场,所以随着南方的扩展,南北双方的矛盾越来越激化。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结合材料信息“1787年3月”,当时1787年宪法尚未颁布,联邦制尚未建立,排除A项。联系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是一种松散的邦联体制,判断D项正确。B项不符合材料中的“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C项不符合历史史实,美国从未建立过君主制度。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