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盛宣怀(1844—1916),清末官员,官办商人,洋务运动主将,有“中国商父”之?称。盛宣怀一生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参与创办中国第一个民用洋务企业——轮船招?商局;1880年创办中国第一个电报局——天津电报局;1886年创办中国第一个山东内河小?火轮公司;1896年接办汉阳铁厂,逐渐发展为真正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建成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一-卢汉铁路;1897年创建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1895年办成中国第一所正规大学——北洋大学堂;1897年在南洋公学首开师范班,这?是中国第一所正规的高等师范学堂;1902年创办中国勘矿总公司;1904年在上海创办红十?字会;1910年办成私人的“上海图书馆”。
材料二? 1910年初,就任邮传部大臣之后,盛宣怀提出“铁路国有”政策,下令将已经?承诺由民间商办的川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路权收回作抵押,向英、法、美、德四国银行借款?600万英镑,以统一全国的轨道。盛宣怀的“铁路国有”政策,引发了“保路运动”,进而引燃?了辛亥革命的导火索。从去世那一天起,盛宣怀就成为一个难以盖棺定论的历史人物。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盛宣怀传》的作者夏东元对盛宣怀的评价:“处非常之世,走非常之路,?做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鲁迅对盛宣怀的评价:“卖国城、官僚资本家、土豪劣绅”。
——摘编自新京报网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归纳盛宣怀的主要活动。(不得抄袭原文)(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盛宣怀。(8分)
参考答案:
(1)创办厂矿局企业,推动了中国经济现代化;创办学校、图书馆推动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创办红十字会,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6分)
(2)盛宣怀作为买办商人和洋务运动的主要人物,大大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他提出“铁路国有”政策,引发了保路运动,促使辛亥革命爆发。但作为买办商人,与外国侵略者、封建统治者联系紧密,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进程。(9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盛宣怀一生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的具体内容可以归纳出来盛宣怀参与创办了一大批的近代厂矿企业,创办了第一所大学和图书馆,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904年在上海创办红十字会,从而推动了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2)对历史上的人物的分析要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就盛宣怀其人,要肯定他在兴办洋务运动中的功绩,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的进程,主张铁路国有,对维护民族权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要看到其阶级属性,作为买办阶层的代表,与外国侵略势力和本国统治阶级勾结在一起,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程。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2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目标与责任。
20世纪上半叶,孙中山和甘地分别提出了改善民生的经济主张。请比较两者经济思想的异同。(8分)
参考答案:
相同点:两者都反对西方殖民掠夺,主张本民族的经济独立。
不同点:孙中山希望实现国家现代化;甘地则希望回归传统经济生活。孙中山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甘地则主张发展传统手工业。孙中山有比较系统的现代化经济发展方案——《实业计划》;甘地发展经济的方案稍显简略。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孙中山与甘地经济主张的比较。注意两人都是本国近代化中的代表人物,两个人的经济思想都带有时代的特色。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图是国庆节的时候在天安门广场上悬挂的孙中山先生和毛泽东的巨幅画。国庆节这样悬挂伟人画像主要体现了

A.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完全一致
B.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规划了新中国的发展方向
C.孙中山和毛泽东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D.新中国的成立是对孙中山革命目标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错在目标完全一致,辛亥革命是要发展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方向是社会主义;B的错误与A项类似;C错在毛泽东不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而是对孙中山革命目标的继承和发展,都希望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
点评: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何异同?
?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相同点
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不同点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和政治目标
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政治目标,主张走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思想武器,以争取创建人民民主共和国为政治目标,
革命深度、广度
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土地问题。
结果
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有胜利的一面,但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之后民主共和名存实亡,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没完成,没改变社会性质,最终失败。
取得胜利,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这样回答他:
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
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
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
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注意时间“1923年前后”,联系孙中山晚年接受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展“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大革命。因此D项符合题意;A、B、C项与史实不符;故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有同学说“民族解放运动者都主张非暴力不合作,甘地主张非暴力不合作,所以,甘地是一个民族解放运动者”,根据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对此你认为
A.大前提错误、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B.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D.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中大前提明显是错误的,民族解放运动并非都是主张非暴力不合作的,中国的民族解放是采用革命的方式;小前提是正确的,甘地确实是采用的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结论是正确的,甘地一生致力于民族解放运动,被称为“圣雄”。故选C。根据以上分析,其它各项明显错误。
点评:甘地被称为圣雄,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对印度的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构成了印度文化的一部分。对印度甘地的这一运动,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既要看到其积极地作用,也要分析出其局限性。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