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还我河山”充分表现了石达开的英雄气魄 B、石达开把推翻清王朝统治作为其主要奋斗目标 C、抗击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亡是石达开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动机 D、石达开的民族意识是狭隘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抗击我国侵略的斗争中,属于人民群众自发进行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抗争是 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②黄海海战中邓世昌英勇抵抗 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④卢沟桥守军奋起抗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①项正确,是人民群众自发的维护自己国家主权的斗争,是发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②项是清政府组织的抗战,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军队后来全军覆没;③项是人民群众自发的反抗运动,虽然失败,但是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不屈的意志;④项是国民政府军队进行的抵抗。因此答案为D。 考点: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点评:近代中国史可以划分为两大线索,一个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主要表现为求民族独立、求民主反专制斗争的线索和外国侵略者侵略这一个线索。侵华史包括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抗争史包括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都需要掌握。中国人民自发的反侵略斗争主要有三元里斗争、反割台斗争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近代以来,列强把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强加到中国人民头上,?中国挣脱不平等条约束缚的过程漫长而曲折。 材料一 1919年4月,中国代表团向巴黎和 会提交了《中国希望条件说帖》,正式提出了中国希望废除的外人在华特权,内分七大方面:一、废弃势力范围;二、撤退外国军队、巡警;三、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四、撤销领事裁判权;五、归还租借地;六、归还外国租界;七、关税自由权。 材料二 1927年1月初,武汉民众举行庆祝国民政府迁都武汉的活动。英国水兵与民众发生冲突,造成民众死伤。激愤的人群大批拥入租界,英工部局不得不向国民政府外交部请求派军队进入租界保护,这促使武汉国民政府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汉口特别区仍然保留英国人的部分参与权);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就协定关税和领事裁判权发起“改订新约运动”,到1930年,中国的关税自主终于实现,而领事裁 判权方面最终因“九一八事变”而不了了之;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国和英国签订条约,规定废除美英在华特权,包括:在华领事裁判权、通商口岸特别法庭权、使馆区及一些铁路沿线的驻兵权、沿海贸易与内河航行权、外人引水权、英籍海关税务司权以及废除《辛丑和约》等。是为战时废约。 材料三 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为了争取苏联出兵对日作战,美英在未征得中国同意的情况下,便在外蒙古独立、大连商港国际化、租借旅顺及东北铁路等问题上,对苏联作了有损中国主权的许诺;1946年11月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则从另一方面说明中国所处的地位,有人把它称为新形式的不平等条约。 材料四 中共执政后,它一反民国历届政府的软弱,决意彻底扫除不平等条约的残余。1950年2月,通过《中苏友好同 盟互助条约》中国废除了苏联在东北的特权,至此,中国已经完全挣脱了百年之久的不平等条约的束缚。 ——引自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 (1)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努力结果如何?由此对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重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战时废约得以实现的原因,你是如何评价民国历届政府的废约行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的背景和后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过程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以失败告终,中国的正义要求横遭拒绝,中国没能要回山东胶州湾。由此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原因:①中国军民浴血奋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牺牲和贡献,国际地位提高;②美英等国需要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倾力合作,以战胜凶恶的法西斯;③国民政府的外交努力;④中国各阶层人民的长期斗争;⑤国际上正义力量的支持。评价:①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和利益上,应予肯定;②历届民国政府的废约行动都比较软弱,没能彻底根除不平等条约。 (3)背景:蒋介石为了得到美国援助而发动内战,不惜出卖国家主权。后果:美国取得了在华的政治、经济等特权,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中国民族工业大受打击。 (4)特点:①中国的废约是几代人和数届政府不断努力的结果。②群众性的反帝运动与历届政府的废约外交相互配合,人民群众的斗争为废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③废约的过程是渐进的,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④中国的废约从废除某一国家或某一方面的特权开始,利用一切机会,一步步地艰难前进,逐渐收回丧失的国家主权。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李泽厚在《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中说,“(五四运动)以专注于文化的批判始, 仍然复归到政治斗争终。启蒙的主题、科学民主的主题又一次与救亡、爱国的主题相碰撞、纠缠、同步。中国近现代历史总是这样。”从启蒙与救亡的关系中,作者揭示了(?) A.反抗侵略、实现民族独立是中国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B.近代中国现代化与反专制是一体的两个方面 C.近代激进知识分子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 D.近代中国长期革命并不断深入的内在逻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B项错误,实现现代化的问题材料并未体现;C项本身说法正确, 因为知识分子的宣传,人们的思想不断地解放,最终推动了救亡运动的发展,但是材料并非问的是知识分子的作用;D项正确,材料揭示了思想启蒙和解放与政治运动的关系,推进革命不断地深入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的下列决策符合中国国情的有: ①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②中共“三大”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③“八七会议”确定开展土地革命 ④党的八届二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上述决策是否符合中国国情的分析与判断能力。所谓“符合中国国情”即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出发来制定方针、路线和政策,只要将题各选肢与此进行对比分析即可作出判断。其中④项“党的八届二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虽然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但忽视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不符合中国国情,应排除选肢④。故选取A。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