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的代表咒骂联合国内存在着“多数暴政”,并于1983年表示愿意看到联合国总部从美国搬走,上述材料说明 (?)
①美国决定退出联合国
②联合国内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③强权政治在联合国内受到挑战?
④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学生可以选择用排除法。首先①显然不符合史实,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的代表咒骂联合国内存在着“多数暴政”指的是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第26届大会上以众数的优势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所以排除①,故选择B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
①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 ②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
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④“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归纳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儒家在战国时期只是““百家”之一,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是在西汉,排除②;私人讲学的局面是“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而不是影响,排除④。“百家争鸣”的形成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5分)
材料一:如果说,罗马法……能有所创制,那是因为罗马共和国以及之后的帝国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多种族”的大国的缘故。法规应该设立起来以作为分属于各个种族的个体之间的社会纽带,并使得原先在属于相同种族的各个小城邦的范围之内盛行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能在帝国范围内得以奉行。体制上各类灵活的机制使新的规章得以形成、受到检验并获得确认,它属于“再试验再犯错”这一浸长的过程,最终选择出了受所有人真正理解的规章,并可有效地避免冲突及改善社会的合作状态。
——菲利普·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
材料二:历史上各个王朝都有一整套典章制度……但人们如果稍稍翻阅一下史书不能不对一种现象感到困惑不解,正史中可以用《舆服志》、《礼仪志》等大量篇幅来记载什么身分的人戴什么帽子,穿什么衣服,衣服用什么料子、什么颜色、多大尺寸、用什么装饰;仪仗队有多少人,排什么队伍,手里拿什么东西,每件东西什么尺寸这一类近于无聊的内容,甚至连演滑稽戏一样的“禅让”也要照录那三劝三让的表文和诏书,可是真要查什么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制度,却往往非常简略,或者前后矛盾,语焉不详,有的竞毫无踪影可见。其实这倒并不是史官们的疏忽,而是由于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制度基本上都存在着两个系统:由皇帝和官员们制定的正式制度,由官史们执行着的实际制度。前者是官方的、法定的、成文的,见于记载,却不一定起实际作用;后者是实际通用的、得到法律认可的、不成文的习惯做法,但从来未被正式记载,却真正得到了执行。
——葛剑雄《统一与分裂》
(1)依据材料一,概述古代罗马规章产生的社会背景。(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成文规章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1 分)
(3)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成文规章对罗马和中国分别产生了哪些影响。(8分)
参考答案:
(1)罗马的扩张;多民族的融合;罗马法基本原则获得认可。(6分)
(2)特点:注重礼仪,忽视实务;(3分)流于形式;(2分)难成体系。(2分)
原因:封建专制制度下重视等级、权威观念;儒家传统思想文化的束缚。(4分)
(3)罗马:稳定社会秩序;强化司法精神。(4分)
中国:强化君主专制;阻碍经济发展;固化等级观念。(4分,任答两点均可)
本题解析:(1)社会背景从材料一中 “那是因为罗马共和国以及之后的帝国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多种族”的大国的缘故”“并使得原先在属于相同种族的各个小城邦的范围之内盛行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能在帝国范围内得以奉行”等信息可概括出罗马的扩张、多民族的融合、罗马法基本原则获得认可。
(2)第一小问特点从材料二中“记载什么身分的人戴什么帽子,穿什么衣服,衣服用什么料子、什么颜色、多大尺寸、用什么装饰;仪仗队有多少人”和“可是真要查什么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制度,却往往非常简略,或者前后矛盾,语焉不详,有的竞毫无踪影可见”的信息可概括出注重礼仪,忽视实务;从“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制度基本上都存在着两个系统”和“前者是官方的、法定的、成文的,见于记载,却不一定起实际作用”的信息可概括出流于形式、难成体系。第二小问原因可从政治方面君主专制下重视等级、思想发面儒家思想的影响两个角度来分析。
(3)对罗马的影响,联系材料一和罗马法的作用来思考,可总结出稳定社会秩序;强化司法精神。对中国的影响可联系材料二中注重礼仪特点,从巩固君主专制、固化等级观念、阻碍经济发展等角度来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退出中国经济舞台是在
A.
抗战胜利后
B.新中国成立后
C.三大改造后
D.改革开放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哪些因素客观上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①一战结束? ②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 ③日本的全面侵华? ④民族资本的薄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民族资本的薄弱是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观因素,排除④。一战结束后,外国资本纷纷卷土重来,给民族工业带来很大的压力;日本的全面侵华,并对沦陷区进行经济掠夺,以低价收购的方式进行物资掠夺,极大地限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空间。官僚资本通过手中的权力,实行“经济统制”政策,民族工商业损失巨大。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