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08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11月阶段测试15题)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世纪末先进中国人救国的主流是资产阶级维新派,C项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12年11月康有为著文指出:“共和革命作为革一朝之命,尚可勉强接受,但它举中国数千年之命而革之,则大祸临头。民国以来,教化衰息、纲常扫荡、家俗变易,恰恰是政局大混乱的终极原因。”据此,康有为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应该是?
A.恢复传统价值观
B.引进西方价值观
C.实行专制政体
D.实行民主革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夫“蛮夷羌狄”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民……非谓本国而外,凡教化之国皆谓之“夷狄”也。……诚知乎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通今古者,是瀛寰之奇士,域内之良朋,尚可称之曰“夷狄”乎?……呜呼,八荒以外,存而不论,乌知宇宙之大哉?上述材料体现作者的思想主张是( )
A.贵中华贱夷狄观念彻底改变
B.天朝上国盲目自大
C.清醒认识西方科技先进之处
D.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中“夫“蛮夷羌狄”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民…”、“诚知乎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通今古者…尚可称之曰“夷狄”乎?”由此可见作者认识到不能把西方称为“夷狄”之国,认识到西方科技的先进。故选C。A、B、D三项说法均与材料观点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维新派的救国方案,最根本的是有利于?
A.发展资本主义
B.实行君主立宪
C.创办新式学校
D.实行民主共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与A、B相比,C是手段,不能选。D项明显错误,故只能在A、B中选,B项只是一种主张,并未实现,只能选A。但如果问维新派的根本特点或主要主张时,则应选B,因为这是其作为维新派的最主要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夷”是对汉族以外民族的蔑称,而“洋”则体现了客观公正的评价。由“夷”到“洋”的态度反映了中国对西方认识的加深,故选A项。
点评: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出民主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