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
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四 “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李贽
材料五 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
——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请回答: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荀子的哪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依据这一观点,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五,指出儒学对韩国民族精神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历史作用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君舟民水”的观点,统治者应该“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税”。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汉代起,儒家思想成为了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或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或把儒家传统道德上什到天理的高度)。
(4)集体意识;自强不息的精神。
(5)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对塑造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人类思想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遗产;对中国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长时间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也带来了禁锢思想,压抑人性,封闭保守的消极影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 ]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孔子强调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意思是: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该观点的根本根本出发点是
[? ]
A.劝导统治者以德治民
B.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C.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D.强调“格物致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人文思想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说:“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知识即美德就将是对的。”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和孟子观点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
——薄伽丘《十日谈》
材料三 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2)材料二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将人文思想发展到怎样的新高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上所述,你认为人文思想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相同点:都强调入的道德修养。不同点:苏格拉底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孟子强调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2)观点:人生而平等。积极意义:批判了封建等级观念,促进了人性的解放和思想自由。新高度:从对人性的尊重发展到对理性的推崇。
(3)内涵: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 ]
A、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
C、礼法并重
D、民水君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