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结合图信息,“文字图画”的准确含义是

A.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
B.因为“书画同源”,故汉字可以用图画出来
C.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
D.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无法由材料得出。B项由于汉字经过不断演化,显然已无法通过图画画出。D项无法得出形成汉字。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汉代,中国书法艺术取得的成就是
A.小篆出现、隶书成熟
B.隶书成熟并通行于世,楷书形成
C.行书盛行、草书出现
D.中国书法五种书体都逐渐走向成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西汉的隶书还保持秦代的遗风,到东汉,特别是末期,就趋于工整细巧。结体平扁,笔划里边出现了波磔(汉字中的捺),形成了汉隶的基本形态。最能代表汉代书法特色的,莫过於是碑刻和简牍上的书法。东汉碑刻林立,这一时期的碑刻,以汉隶刻之,字型方正,法度谨严、波磔分明。此时隶书已登峰造极。
楷书即“真书”、“正书”或“正楷”。古时曾叫“楷隶”或“今隶”,最初产生于西汉的民间,视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作品,内有不少隶书的痕迹。楷书是从隶书(包括草隶)演变而来的,始于东汉,通行至今。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代以后绘画艺术的突出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B.统治者提倡
C.民间文化的发展
D.画家的性格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经济决定文化的发展,宋朝商品的经济的发展以及出现的市民阶层的需要产生了风俗画,A为正确答案。统治者的提倡、民间文化的发展都是具体原因,B、C排除。画家的性格属于主观因素,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以下四幅作品中,展示了唐朝怀素书法风格的是(? )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关键是要区分怀素的艺术特点,善写草书,字体并不方正规范,狂放不羁。A是隶书C是楷书D是行书,B是草书。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汉藏之间自古就建立了血浓于水的紧密联系。《步辇图》(见下图)以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来迎接文成公主的使臣禄东赞的情景。关于《步辇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作品是唐代风俗画②作者是阎立本③作品画风奔放、水墨淋漓④作品中的人物刻画细致、形象传神

[?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