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45年日本投降后,重庆一家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谜面,要求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屈原(原子弹)、苏(苏联)武。下列对这两个谜底的认识正确的是(?)
A.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B.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
C.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反法西斯同盟的作用
D.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国人民为抗战所付出的代价和所起的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促使日本投降的因素。“屈原”即日本屈服于美国的原子弹;“苏武”即苏联对日宣战。这两个因素都是导致日本战败投降的直接因素,体现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和配合。而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A、B、C认识错误,故选D。
点评:对于抗日战争,还经常考查抗战胜利的意义:国内方面: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增强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国际方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临时约法》的颁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是指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所以答案选C,A B两项是实现创举的前提条件, D项表述正确也具有重要影响,但不是“创举”的表现。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产生的积极成果内容的理解,推翻君主专制统治的清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广泛传播是辛亥革命最突出的积极革命成果,当然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进步所起的推动作用远远不止如此。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高粱叶子青又青,9月18日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这首东北民谣起源于20世纪?
[? ]
A.20年代
B.30年代
C.70年代
D.90年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一位学者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重要后果是( ?)
A.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
B.英国实现对印度的占领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确立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可以推断,这一亮相是指20世纪初八国联军发动的侵华战争,战争的直接后果是清政府与西方十一国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这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项符合题意,无论是美国打开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还是英国实现对印度的占领都是19世纪中期单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东方的行为,与题中“20世纪”和“集体亮相”不符,A B错误,D项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之后,因此答案选C项。
点评:关于对八国联军侵华与火烧圆明园事件之间的关系,许多学生对此存有误解,其实关于火烧圆明园这一事件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事件,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首次火烧了圆明园,当然八国联军侵华之时又再次焚烧了已遭极大破坏的圆明园。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图体现出的重大历史意义有?(?)

南线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示意图
①威胁了国民政府统治的中心
②是解放军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的转折点
③是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④是蒋介石反动统治由发展到消亡的转折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