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试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8-08 13:39:3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16分)“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精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对民的作用的认识更加清楚,所以对“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更加着意阐释、鼓吹,成了这一时期的一股思想大潮,并在萌芽的基础上形成了初步体系。同时,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众多的思想家,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三位。他们民本思想的侧重点各有千秋,孔子侧重于“为政以德”,孟子侧重于“民贵君轻”,而荀子侧重点是“恩惠于民”。 ——《南阳日报》 材料二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度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决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样,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 (“文革”结束后开始的)这场讨论的内容是,究竟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场讨论深层的含义则是要解决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因此,这是一场关系到中国前途和社全主义命运的大讨论。 ——据邢贲思《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重要意义和重要启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主张(不得摘抄材料原文),并结合所学知识说 明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体系的政治经济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6分)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革”结束后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必要性以及这场讨论对“中国前途和社会主义命运”产生的影响。(4分)
2、选择题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哲人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思想瑰宝,耸立起一座高大的思想文化丰碑。请回答1-4小题。 【小题1】提倡大丈夫气节,提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品格和“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精神的是 (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 【小题2】《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体现的忠义思想,明显来自儒家思想中的( ) A.“仁政”学说 B.“天人感应”学说 C.宋明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
|
【小题3】下列关于韩非子及其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法家创始人
B.为秦国商鞅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小题4】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 )
① 用楷书字体抄写《论语》
②利用祖冲之的割圆术计算圆形池塘边的长度
③带朋友去看杂剧
④借助官方编定的《黄帝内经》医治病人
A.④
B.②③
C.②④
D.全部无法享受
3、判断题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清代)李毓秀《弟子规》。以上文字强调的是伦理道德中的?
[? ]
A、孝
B、节
C、悌
D、信
4、判断题 儒家思想能够长期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从根本上是因为
[? ]
A.它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精华
B.它的德治和爱民思想深入人心
C.统治阶级的大力推崇
D.它适应了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分)
材料一
A:“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B:“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C:“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
材料二

材料三
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四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材料五

(1)材料一中的A、B、C分别是哪位思想家的名言?(6分)
(2)材料二图中所示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重大思想理论?(2分)这一思想理论对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民主进程起了巨大作用,请概述其具体表现。(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写出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发起的一场运动的名称。(2分)
(4)材料四描述的是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的哪一革命理论的实践?(2分)列举毛泽东集中阐述这一理论的三篇重要文章。(3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