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西方国家流行这样的谚语“一等企业卖理念,二等企业卖技术,三等企业卖服务,四等企业卖产品”。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面对全球化的趋势 ,我们应该
[? ]
A.不用理会,继续保持我们的优势,强化制造业
B.关注技术创新,积极发展.独.家科学技术,尽快使我们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C.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不要用西方的产品与理念
D.保持心灵的自由与和谐,西方的理念不适合中国国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间的合作日益密切,欧洲出现了“欧洲共同体”,亚洲出现了东南亚国家联盟,进入20世纪90年代,世界性的经济交往更加密切,出现了“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以下能说明这一趋势出现原因的是
①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普遍被认可②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发生
③国家间的经济差距日益缩小④国际金融的不断发展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从下表可推断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人口(户)
| 占全国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比例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朝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北宋
| 3025541
| 62.9%
| 1122476
| 37.1%
|
①南方人口占全国比例数不断上升?②三个政权控制的总人口数量呈递增趋势
③唐朝时南北方人口比例差距开始缩小?④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心不断南移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把三个政权南北方人口数加起来可知,北宋明显低于唐朝和西汉。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四位古代诗人写的有关隋朝大运河的诗:
胡曾:“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宗元鼎:“帝业兴之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
李敬之:“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知,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请回答:
(1)诗中“锦帆未落干戈起”和“禹功”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2)在四位咏史诗人中,你认为哪一位诗人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最恰当,为什么?
(3)大运河的开凿,加强了我国的南北交通,它说明了一个什么哲学道理?
参考答案:
(1)①隋炀帝乘龙舟巡游江都还未结束,各地农民起义已经风起云涌。②大禹治水,造福人民,功在千秋。
(2)唐朝皮日休的评价最恰当,因为他在指出大运河的不利影响时,也强调大运河对促进南北交通和经济文化交流所起的重要作用,也看到了大运河对后世的积极影响,是比较客观全面的,一分为二的。
(3)说明人们掌握了水流变化的属性和规律,正确地认识和利用水流的客观规律为人类服务,便利了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个文科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炼概括能力、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能力、结合材料和地理、政治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简要概括我们应从“文化大革命”中吸取哪些教训?
参考答案:①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要安定团结,不要搞内乱,反对极左。③要完善法制,发展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官员不要有法不依,破坏法治,人民应该守法
本题解析:抓住“文革”内乱的发生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便可以从教训的角度理出此题的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