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图反映的是“市井经纪之家 … …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该图情景发生在( )?

A.汉都长安
B.唐都洛阳
C.宋都东京
D.元都大都
2、判断题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我国宋朝,在当时称之为
A.飞钱
B.交子
C.票号
D.银票
3、判断题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该唐诗描绘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际关系淡漠?
B.商品关系发展?
C.社会风气败坏?
D.价值观念更新
4、判断题 《新唐书》卷五十四《食货志》云:“宪宗以钱少,复禁用铜器。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这说明 “飞钱”的主要作用是
A.为富商、高利贷者储存金银
B.缓和钱币的不足,便于携带
C.经营存款、放贷、汇兑
D.标志着纸币的产生
5、判断题 (25分)人类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不断改变世界面貌和人们生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
材料二?“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唐、李白:《估客乐》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夜闻。”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时会琴客》
“今夜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
材料三?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施复夫妇二人住在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许多银子。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十年,积累了几千两金子,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机户。施复夫妇由小手工者发展成为机户。
材料四?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材料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材料六?科技的进步是人类步入工业文明的关键因素。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材料七? 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彼此满足了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利益。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产经营方式?根据材料概括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3分)
(2)依据材料概括唐宋商业发展的状况。(2分)
(3)材料中反映我国明朝时期经济领域出现什么变化?(2分)
(4)材料二中民族工业与明代“机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2分)其分布地点有什么特点(1分)
(5)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张謇的企业在大战期间迅速发展的原因?(4分)
(6)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工业革命在生产力和社会关系方面各起着怎样的推动作用?(4分)
(7)材料七反映了什么经济思想?(2分)它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2分)
(8)20世纪30年代这一经济理论受到了怎样的冲击?(3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