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三张图所揭示出的我国古代商业活动中心发展的趋势是

A?由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向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
B?政治中心南移推动商业活动中心向南方地区发展
C?经济重心南移推动商业活动中心向南方地区发展
D?由主要在北方地区逐渐向南方和沿海地区发展
2、判断题
史实
| 结论
|
淝水左渎,又西经石桥门北,亦曰草市门。——郦道元(北魏)《水经注》
| 草市最早出现于北朝时期
|
草市迫江货,津桥税海商。——王建(唐)《汴路即事》
| 唐朝江边码头有草市
|
诸州镇郭下及草市见管属省店宅水,其征纳课利,不得亏失。——《后周太祖广顺二年正月敕》
| 草市成为政府重要的税源
|
市区雄富,列肆繁错,城外南市亦数里,虽钱塘建康不能过,隐然一大都会也。——陆游《入蜀记》
| 南市是大规模的草市
|
上述有关草市的沿革,史实与结论相符合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判断题 (13分)法国学者布罗代尔提出:“社会各阶层的衣、食、住方式绝不是无关紧要的。……整理、重视这些场景是饶有兴味的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明上河图》(局部)
(1)有人说“《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3分)
材料二?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
钟楼矗立,烟囱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蕃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李维清编《上海乡土志》
(2)据材料二,概括上海在社会生活方面近代化的有关信息。(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社
会生活较早走向近代化的原因。(3分)
材料三?一位老市民看到熟悉的粮票,十分激动,热情地讲述过去的岁月:“当年买东西不像现在,什么都是用票,买米用粮票,买煤用煤票,……就连买件棉袄,还要用到棉花票。”
1993年5月,粮票停止发行使用,与粮票一起退出历史舞台的还有其他副食品票证。而布票、纺织品专用券、自行车券、缝纫机券等票证家族其他成员则在早几年已悄然淡出。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分析导致变化的原因。(2分)
4、判断题 下表是清代两个不同时期国家税收的项目及总额。丁项应属于哪种收入?(?)
?
| 乾隆18年(1753)
| 光绪34年(1908)
|
甲、土地税
| 48,057,000两
| 102,480,000两
|
乙、盐课
| 5,561,000两
| 30,000,000两
|
丙、国内关税
| 4,325,000两
| 900,000两
|
丁、□□□
| 0
| 32,902,000两
|
?
A.免役钱? B.工商税? C.丁口税? D.海关税
5、判断题 “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有重大意义的商业革命。”这场“商业革命”的内容不可能包括
[? ]
A、城市商业打破了和地点的限制
B、乡村地区不能设市的规定被废除
C、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
D、地域为基础的商帮及会馆兴起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