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当前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这“交替”是指?
[? ]
A.帝国主义走向灭亡,社会主义全面胜利?
B.由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发展 ?
C.由意识形态对立到军事政治对抗?
D.由民族冲突向地区冲突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近年来,索马里海盗活动猖獗,对每年近5万艘过往商船、油轮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多次到亚丁湾海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这是中国远离本国沿海的区域展现海军力量的空前行动,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首次派遣海军在中国水域以外执行任务这一行动说明(?)
A.国际形势总体上趋于紧张和动荡不安
B.非洲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D.多极化的国际格局完全确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和各个选项,首先排除A和D,当前国际形势总体趋于缓和,A项叙述错误,多极化的国际格局正在形成过程中,D项叙述错误。题干阐述的是索马里海盗拦截商船和油轮以及中国海军护航事件,这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没有关系,排除B。答案C。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当今世界整体形势和多极化发展概况的认识和了解,解题关键是准确把握题干主旨。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二战后“柏林墙”的出现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的对抗
B.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
C.德意志民族的分裂
D.古巴导弹危机的产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柏林墙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的围墙,目的是隔离东德(含东德的首都东柏林)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或西德),从而阻隔东西柏林之间市民的往来。柏林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柏林墙”的修建是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冷战对抗的产物。故选A。
点评:美苏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消极影响:两极对峙引发了美苏之间在世界范围内的争夺,战后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的“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
(1)在欧洲:导致柏林危机和德国和柏林的分裂。1949年在美苏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分别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2)在亚洲:表现为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一系列局部战争的发生。1948年在美、苏的控制下以北纬38度线为界,8月朝鲜半岛南部建立大韩民国,9月朝鲜半岛北部建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朝鲜战争是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越南战争是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3)在美洲: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两国还曾一度把人类拖到核战争的边缘。1962年,苏联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以改变苏联在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美国很快发现正在建设中的古巴导弹基地,便向古巴海域派出大批军舰,武装封锁古巴。战争一触即发。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
(二)积极影响:
(1)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3)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世界上有大大小小200多个国家,可是如果没有人管他们,这个世界就是个无政府的世界,肯定会一团糟。所以要有个东西来管,这个东西就是最强大的国家。这个最强大的国家有霸权,但是这个霸权是符合世界稳定的要求的。”该言论属于
[? ]
A.和平共处论
B.国际合作论
C.联合国决定论
D.霸权稳定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nbs p;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引起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源是(?)
A.俄罗斯走出低谷
B.中国的崛起
C.世界经济力量的变化
D.日本、西欧的崛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俄罗斯走出低谷、 B.中国的崛起、D.日本、西欧的崛起都属于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表现而非根源,引起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经济实力为主的综合国力决定一国或地区的国际地位。
点评:多极化毕竟是未来的发展趋向,还未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其原因在于:两极格局解体后,前苏联国家的政治经济还存在治乱兴衰的不少未定因素;美国的经济实力处于变化之中;德国、日本两国的外交战略还需要较长的调整;中国的综合国力也在不断变化。上述对国际关系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政治力量,自身都处在较大的发展、变化之中,一时间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局面,由此决定了新世界格局的形成必然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