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戊戌变法是在甲午战后朝野上下求变思潮推动下发生的自上而下的社会变革,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教育、新闻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实际上是19 世纪60 年代开始的中国近代化的继续和发展,是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环节。
——郭汉民《放开眼界看“戊戌”》
材料二?我认为今后对维新派与维新运动的深入研究,应充分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解放思想,打开思路,特别是要坚持正确的评价标准。对于包括维新派与维新运动在内的一切历史事件与人物,既要弄清楚其起因和思想动机,又绝不能止步于此,而应深入、具体地考察其在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效果。而且,对于社会效果的考察,也应当着重在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具体发展变化上,而不是笼统、抽象地谈论所谓的“斗争精神”云云。
——赵春晨《坚持实践第一,重在社会效果的评价标准》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戊戌变法……是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中国近代化的继续和发展”这一观点的理解?(8分)
(2)阅读材料二指出作者关于维新变法的评价标准,并结合史实予以论证?(7分)
参考答案:
(1)政治:洋务运动维护清朝专制统治,戊戌变法推行君主立宪制,有利于政治民主化。
经济:洋务运动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戊戌变法继续采取发展经济的措施,有利于经济工业化。
军事:洋务运动创办军事企业,发展海军的主张,戊戌变法推动编练新式陆海军,有利于中国军事近代化。
教育:洋务运动期间创办新式学堂和支持留学运动,戊戌变法设立京师大学堂,有利于教育的近代化。(8分,只回答洋务运动或只回答戊戌变法只得1分,没有史实不得分。)
(2)评价标准:社会实践的效果。(2分)
史实论证:进步性:政治:兴民权、设议院,裁汰冗官,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打击封建官僚;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措施,有利于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思想:改革科举,设立京师大学堂,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观念,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3分)
局限性:操之过急,脱离民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戊戌政变后,大部分改革措施并没有付诸实施。(2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中国近代化”是指洋务运动,因此这个题目就变成了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之间的关系。)政治:洋务运动维护清朝专制统治,戊戌变法推行君主立宪制,有利于政治民主化。经济:洋务运动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戊戌变法继续采取发展经济的措施,有利于经济工业化。军事:洋务运动创办军事企业,发展海军的主张,戊戌变法推动编练新式陆海军,有利于中国军事近代化。教育:洋务运动期间创办新式学堂和支持留学运动,戊戌变法设立京师大学堂,有利于教育的近代化。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要坚持正确的评价标准:既要弄清楚其起因和思想动机,又绝不能止步于此,而应深入、具体地考察其在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效果”中可知作者关于维新变法的评价标准:社会实践的效果。结合所学知识,:进步性:政治:兴民权、设议院,裁汰冗官,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打击封建官僚;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措施,有利于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思想:改革科举,设立京师大学堂,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观念,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局限性:操之过急,脱离民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戊戌政变后,大部分改革措施并没有付诸实施。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898年1月的一天,在总理衙门西花厅,总理大臣李鸿章、翁同铄、荣禄等对康有为进行问话。康有为把荣禄驳得哑口无言,气得荣禄中途退场。这种现象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A.变法图强是大势所趋
B.顽固派势单力孤
C.设立议院,召开国会
D.民族危机曰益加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联系史实,荣禄是守旧大臣,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题干现象说明是当时形势所迫,大势所趋,但不能因荣禄的中途退场就断言B,排除B。题干只是阐述了康有为和荣禄的辩论,还没有深入到C这样的具体变法措施,排除C,D项与题干没有直接关系,答案为A。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解题关键是准确把握题干现象实质,考查的是学生由历史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国中,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这说明康有为对革命的态度是
[? ]
A.赞成革命,为革命流血是值得的
B.赞成革命,法国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
C.反对革命,革命会造成悲惨的后果
D.反对革命,革命不利于实行民主共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12年9月8日《申报》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 ]
A.20世纪初中国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B.辛亥革命导致中国人着装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
C.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转型加剧,从穿着打扮可见一斑
D.中国服饰最流行的是西装和中山装,其他服饰不受欢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戊戌变法期间,有人作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
A.反清革命
B.易服、废止缠足
C.全盘西化?
D.倡导婚姻自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