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英国历史上有所谓的小“三角贸易(如图所示)”,其整个过程基本控制在英属东印度公司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三国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
B.印度财政收入增加,经济发展迅速
C.财富流向英国,促进英国的近代化
D.三国贸易互惠,促进了各自的发展
2、判断题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加强了统一战线工作,与此同时,从1935年冬开始,国民党方面先后在南京、上海、莫斯科秘密同共产党人商谈抗日问题,1936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信,倡议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许多国民党上层人物表示赞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经过反复谈判磋商,双方合作形势渐趋明显。1937年7月中旬,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宣言宣布:“(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让公布该宣言。?
——摘编自中共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主要内容与中共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政策的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相似之处有
①都是20世纪30年代在南方建立的 ②都是工农民主性质的政权
③都曾遭到蒋介石军队的“围剿” ④都推动了抗日反蒋斗争的高涨
[? ]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③
4、判断题 春秋笔法,又称微言大义,指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是中国史学家常用的书写历史方法之一,不少重要的历史概念实际上已隐含着作者的某种倾向性判断。下列历史概念中具有这种特色的是
[? ]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五四运动
D.淞沪会战
5、判断题 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这次战争指的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