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题《古代中国的经济》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3)比较材料一、二,说明清政府的政策对工商业发展所起的不同作用,并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新唐书》记载:“富我多丁者,以宦、学、释、老得免,贫人无所入则丁存,故课免于上,而赋增于下,是以……乡居地著者百不四五。”为此唐朝采取的措施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贫人无所入则丁存,故课免于上,而赋增于下”可知由于丁税是国家的主要赋税,且大多由穷人承担,无法保证财政收入,迫使封建政府进行赋税改革,通过分析材料可明确题目要求,即“改变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的赋税制度是什么”。结合相应史实,可知唐朝后期,由于均田制瓦解,以人丁税为主的租庸调制无法实行,迫使唐政府实行两税法来解决赋税分担不均的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内地无足轻重之物,载之番境皆为珍品。是以沿海居民操作小巧技艺及女工针绣,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
――《中国古代经济史纲》
材料二?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享饥寒寥劫为非之患。
——《论南洋事宜》
材料三?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沿海对外贸易的有益之处。
(2)根据材料三的政策归纳其危害,你怎样评价这一政策?
参考答案:(1)有利于沿海手工业的发展;有利于沿海居民的生活;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2)闭关政策使沿海对外贸易无从发展;使以海外贸易为生的商人和渔民破产;社会动荡不安。闭关政策虽然保护了自然经济免遭外来冲击,但是它阻碍了本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近代中国的屈辱和落后。
本题解析:该题考查了闭关政策的影响。从材料一和二可以看出,对外贸易给沿海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实行海禁后,沿海地区民生困顿,工商凋敝。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假设唐代一位洛阳的商人到长安做生意,他的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是( )
①在居住区开了一家绸缎店
②带着飞钱经大运河从江南运送地方特产到长安
③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
④他的商业活动受专门机构的监督管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再现再认历史知识的能力,唐朝时期市、坊严格分开、按时开市闭市、商业活动受到政府的严格管理,所以①项活动不会出现;②③④项符合唐代社会发展状况,故选C项。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市的变迁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成语“朝秦暮楚”有多种解释,如比喻立场不坚定。假如用在商业上,该成语可以从侧面反映中国古代( )
①商人为获利而往来奔波 ②商业交通比较发达
③长途贩运的商业现象 ④秦楚两地商业最发达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朝秦暮楚”用在商业上可以看出,①商人为获利而往来奔波、②商业交通比较发达③长途贩运的商业现象。而④秦楚两地商业发达,着从材料中是看不出的,材料说的是两地间商业繁荣,而非两地。故此题应选A项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经济政策·中国古代商业·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古代希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