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与香港问题有关的条约有?
A.《南京条约》?《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
C.《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D.《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2、判断题 从毛泽东的职务变化可以读出中国革命的曲折光辉历程。按其先后顺序,排在第二位的是
[? ]
A.作为中央特派委员领导秋收起义
B.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
C.被迫辞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职务
D.被撤去军事指挥权的职责
3、判断题 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
[? ]
A.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
B.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
C.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
D.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已不完整
4、判断题 西安事变发生后,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下列代表英美观点的是
A.“这次事件与其说增强无宁说削弱中国抗御外侮的力量。”
B.“恐怕对于中国民众抗日激昂的感情有火上添油的危险。”
C.“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从此建立了两党重新合作的一个必要的前提。”
D.“名为抗敌,实则自坏长城”、“ 西安事变对我们国家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5、判断题 (11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地分析中国国情,才有可能找到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与建设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结合本国实际,最终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了中国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折。这次会议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标志。
材料三?《时代》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邓小平曾八次登上其封面,两次被评为该刊的“年度风云人物”,即1978年和1985年。上图是1985年9月23日邓小平第六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题目是“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画面很清晰的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高举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20年代是如何探索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中以来在指导思想、工作重心、经济体制和对外政策方面发生的历史性转折。(4分)
(3)你如何看待材料三的图片中《时代》周刊题目的观点?(2分)请用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论证你的观点。(2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