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当时的国际格局,这主要是指
A.俄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B.建成了社会主义国家
C.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D.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十月革命的意义。十月革命在帝国主义最薄弱的一环打开一个缺口,诞生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苏联经济的波谷,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

(1)1953——1983年苏联经济发展趋势的特点是什么?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表中数据看,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经济的状况如何?这种状况对此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造成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波浪式发展。主要原因: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两人的改革。这两次改革前期都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后期攻革都陷于停滞。
(2)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实际GDP平均增长率为负增长,横向比较低于世界水平,纵向比较也是苏联经济史上的“低谷”,苏联经济已经陷入危机边缘,这导致此后上台的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作出了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变革和改造的判断。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17年二月革命胜利之后,某政府表态“要恪守我国同其他大国结成同盟的义务,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协约国签订的协定”。据此判断该政府应当是 ( )
A.沙俄政府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工兵代表苏维埃
D.苏俄政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17年二月革命胜利之后,由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顾人民死活,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早日实现和平,取得土地和面包。1917年4月,列宁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同时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点评:1917年3月,矛盾重重的俄国发生了二月革命,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在这场革命中,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建立了新政权——?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建立了自己的武装,俄国出现了苏维埃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其中,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实权。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相比,主要“新”在
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
B.在一定限度内恢复发展商品经济
C.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D.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2分)历史图表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下面图表,从中分别提取美苏历史变迁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参考答案:
苏联:
信息:从1960——1980年,苏联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呈现下降趋势。(2分)
说明:原因:苏联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等人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或政治体制日益僵化;争夺世界霸权,加紧军备竞赛。(2分)影响:导致苏联经济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使苏联在美苏争霸中逐渐处于劣势,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2分)
美国:
信息:从1960——1975年,工业产值增长速度明显下降;1975——1980年,工业产值增长速度显著回升(或20世纪60——80年代,经济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2分)
说明:原因:前期由于美苏争霸、越南战争、西欧和日本的竞争、经济危机的影响,导致美国经济下滑;后期由于美国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混合经济,实现了经济新的增长。(2分)影响:前期经济的下滑,使美国的霸主地位动摇;后期经济的增长,使美国在美苏争霸中重新夺回优势,为其他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2分)
本题解析:
首先根据图表,分析美苏在二战后经济发展的趋势,可以看出苏联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呈现下降趋势,结合所学知识,从苏联体制僵化、改革失败、长期军备竞赛消耗国力等角度回答原因,结合苏联解体的相关知识回答影响;美国在1960——1975年,经济发展趋缓,但在1975——1980年显著回升,结合所学知识,从西欧、日本的崛起、70年代经济危机、越南战争、减少对经济的干预等角度回答原因,结合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地位的变化回答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