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 材料一 杰斐逊在起草《独立宣言》时,曾写下了谴责英王参与奴隶贸易的内容,虽然没有明确要求废除奴隶制,但它一旦通过,就将作为美国这个新兴国家的根本精神原则,从而使得蓄奴者时时刻刻面临巨大舆论压力,奴隶制度废除便是迟早的事。南方各州当然不愿束手就擒,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经过激烈争辩,大陆会议最终决定删除这部分内容。很多人认为北方的妥协是意志不够坚定的结果,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北方坚持废奴,南方便极可能从这个联合体中分离出去,这种矛盾也会被英国人利用。本来各殖民地联合起来都无法抗衡强大的英国,如今再分裂,美利坚合众国必死腹中。
——《新历史》2008年11期
? 材料二 1861年3月4日,林肯宣誓就职并发表演说。林肯指出:“从一般法律和宪法的角度来看,各州组成的联邦是永久性的。”因此,“任何一个州都不能单凭自己的动议合法地退出联邦,任何为此而通过的决议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他还重申共和党无意干涉蓄奴州的奴隶制度。
——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
? 材料三 根据十七条协议(注:指《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地方政府应当团结人民,驱逐帝国主义力量出西藏;西藏的落后的社会制度必须改革。鉴于西藏上层人士的思想情况,我们曾经允许西藏的改革可以放慢一些,让原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人士有一个充分考虑的时间。但是,原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反动集团却继续勾结帝国主义、蒋介石匪帮和外国反动派,企图依靠他们的力量来分裂祖国,恢复帝国主义在西藏的侵略势力,保存西藏的落后的、黑暗的、反动的、残酷的农奴制度。
——有林、郑新立、王瑞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
? 材料四 法国“解放报”说,中国中央政府的政策始终是联系人民群众,以便和平地、平静地进行必要的改革。他们没有做过任何违反西藏人愿望、宗教和风俗习惯的事情。所以叛乱是毫无道理的。叛乱行动将加速西藏政治社会的转变。
——有林、郑新立、王瑞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独立宣言》为什么将谴责英王参与奴隶贸易的行为删除?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三,林肯政府和中国中央政府在对待落后制度上有何共同之处?分别出于何种考虑?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林肯政府和中国政府是如何废除落后制度的?有何共同意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原因:如果北方坚持废除,南方会分离出去,这种矛盾会被英国利用,美利坚合众国不可能建立。
(2)共同之处:最初主张妥协,暂时保留落后制度。
? 考虑:美国,维护联邦统一。中国,驱逐帝国主义势力,解放中国。
(3)如何废除: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取得内战胜利。中国,平息叛乱,和平地废除。
? 共同意义:解放生产力。维护统一。促进社会进步。对人类人权事业做出贡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我们视下列各点为不言而喻的真理:人人生而平等;人人生而具有造物主赋予的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政府才在人们中间得以建立,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来自被其统治的人民的同意;但当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对政府的原来的目的造成损害时,人民有权来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
材料2:我们合众国人民,为了建立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确保国内安定和平,提供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并保证我们自己及后代得享自由的恩赐,特为美利坚合众国颁布和制定本宪法。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导言(1787年)
材料3: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或群体)因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因此不断得到更新,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指出美利坚民族追求的理想和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2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目的和原则。(不得照抄原文)材料3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是怎样体现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和材料3核心观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反抗压迫(或摆脱英国殖民统治)。
(2)目的: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原则:确保社会公平公正、维护和平稳定、保证自由安全、实现社会保障。材料3观点:谈判和妥协使宪法成为“活着的”宪法。
(3)罗斯福新政中社会福利方面的措施符合宪法中促进公共福利的原则;规定工人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时数,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自己的工会,这反映了垄断资本家与工人的妥协,体现了宪法维护社会稳定的原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美国《独立宣言》宣称:“我们认为下列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到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上述内容体现的启蒙运动的原则有
①天赋人权②自由平等③人民主权④分权制衡
[?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宇宙万物的体系中,人类本来是平等的…… 可是,还有一种不能用真正自然的或宗教的理由来解释的更大的差别,那就是把人们分成“国王”和“臣民”的差别…… 除君主政体的弊害以外,另外还有世袭的弊害;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因为,既然一切人生来是平等的,那么谁也不能由于出身而有权创立一个永远比其他家庭占优越地位的家庭,并且,虽然他本人也许值得同时代人的相当程度的尊敬,他的后辈却可能绝对不配承袭这种荣誉…… 对大不列颠的任何屈从或依附,都会立刻把这个大陆卷入欧洲的各种战争和争执,使我们同一些国家发生冲突……既然欧洲是我们的贸易市场,我们就应当同欧洲的任何部分保持不偏不倚的关系。北美的真正利益在于避开欧洲的各种纷争,如果它由于对英国处于从属地位,变成英国政治天平上的一个小小的砝码,它就永远不能置身于纷争之外。
——马清槐等译《潘恩选集》
(1)材料中潘恩阐述了哪些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76年潘恩发表《常识》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倡导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批判君主制、世袭制。②指出独立的诸多好处,独立不但会给北美人民带来自由,而且还能使他们享受经济繁荣。相反,如果继续与英国保持联系,则只能延长北美人民的痛苦。
(2)①潘恩认为1775年北美人民之所以拿起武器却不是为独立而战,而是与英军作战。?②潘恩认为要破除人们对国王的幻想,对国王的幻想将会对北美的反英武装斗争带来不利的后果,使得英国有可能把北美革命运动扼杀在萌芽状态中。③潘恩明确告诉他们:北美独立就是战争的目标,使人民的思想感情从依附于英国转到独立,从君主制转变到共和的政府形式,以鼓励北美人民更勇敢地走上战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对美国《独立宣言》的介绍,在辛亥革命时期外国史的介绍和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间,《独立宣言》曾五次全文发表,在国内广为流传。《独立宣言》在当时中国引起强烈反响的主要原因在于?
[?]
A.近代中、美两国国情相似?
B.《独立宣言》宣扬民主共和原则,为中国资产阶级所效仿
C.《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人权宣言”?
D.美国独立战争鼓舞着中国民族解放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