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
[? ]
A、五四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救亡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毛泽东的这首词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秋收起义
B.红军长征
C.平津战役
D.解放南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描绘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跋涉中国西南山区的情景,答案选B,A C D三项与材料中红军长征的特征不符。
点评: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过程的重大挫折,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过程,高考对其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⑴红军长征的原因,根本原因:“左倾”错误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②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③重要原因: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⑵长征的实质:红军的战略转移⑶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等几个方面,尤其要关注长征精神等与时政紧密相关的热点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曾任李鸿章幕僚的姚锡光所著《东方兵事纪略》中记载:黄海大战后,李痛詈亲赴天津要求决死战的丁汝昌说:“汝善在威海守汝数只船勿失,余非汝事也。”而征诸李电稿和盛宣怀档案,发现在黄海大战后.李曾电今丁:“寇在门庭,汝岂能避处威海,坐视溃裂。速带六船来沽,面商往旅拼战,渡兵运粮械接济,成败利钝,姑不暇计。”下列关于两则材料的看法不妥的是?
[? ]
A.前者成为李鸿章“避战保舰”政策的重要证据 ?
B.后者与主流观点相悖,应该回避或不予采信 ?
C.后者较前者应更具说服力,可信度更高 ?
D.史料发掘与考订有利于史学严肃性和科学性的维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图为故宫文物迁移路线图(部分)。下列关于图中标示的四次迁移的历史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

A.①处: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
B.②处:日军制造“七七事变”
C.③处:日军攻占南京,国民政府内迁
D.④处:国民政府战败,败退台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有效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国民政府战败分别是1931年、1937年、1949年,ABD项年代错误;1937年12月日军攻占南京,国民政府逐步内迁,C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28年召开的中共“六大”认为,民族资产阶级是最危险的敌人之一,国民党的各个派别都是一样的反革命。这一观点表明
A.大会仍未肃清“左”倾思想
B.中共着力纠正“左”倾思想
C.中共认清了革命的对象与动力
D.大会纠正了右倾主义路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该会议内容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当时还没有正确分析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中下层应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团结的力量,上层官僚资产阶级是斗争的对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