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题《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冶铁业的发展和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题干主要阐述了罗定山区冶铁炉场的人数,及分工可得出其规模之大,分工之细,且出现了大量人口的聚居现象出现;由“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体现了冶铁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①②③表述符合题意。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雇佣关系”必须具备“机工出力,机户出资”的条件,因此题干中没有体现“雇工经营的新企业”,排除④。故选A。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陶瓷制品不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是( ) |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白瓷出现在北朝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观察下图,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一说明唐朝对外交流的主要特征。(2分)归纳上述特征产生的主要影响。(2分)
(2)图二反映了清朝面临怎样的周边形势?(1分)分析导致这种形势形成的主要原因。(3分)清朝政府应对这种形势采取的“闭关锁国”政策是否有效?为什么?(3分)
(3)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哪些趋势?(2分)
参考答案:(1)特征:海陆交通并举;以亚洲为主,远及欧非(2分)影响:促进了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扩大了唐文化的世界影响。(2分):
(2)形势;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威胁。(1分)原因:新航路开辟;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欧洲各国对外殖民扩张。(3分)无效。(1分)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最终被列强打开大门,沦为半殖民地.(2分);如答有效可以按以下给分:有效;(1分)闭关锁国政策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的侵略;在一定时期内巩固了统治。(2分)
(3)趋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由对外开放逐渐走向闭关锁国:抗击外国侵略逐渐成为中国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2分,答出其中二点即可得满分)
本题解析:第(1)问,以图片形式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分析图片可以得出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是海陆交通并举;以亚洲为主,远及欧非,第二小问的影响可以促进了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扩大了唐文化的世界影响等方面分析归纳。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观察图片获取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的原因可以结合西方列强等方面分析归纳,第二小问需要从新航路的开辟、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殖民扩张等方面分析归纳,第三小问结合中国清朝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无效或者有效方面分析与归纳即可。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与归纳的能力,图一是中国唐朝时期的对外交往,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强盛,图二清朝中国的闭关锁国,反映了中国的落后,据此分析可以得出趋势为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由对外开放逐渐走向闭关锁国:抗击外国侵略逐渐成为中国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随着外国经济的不断扩张,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解体”指的是
A.封建小农经济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B.手工工场规模扩大,人数增多
C.封建经济完全停止,资本主义得到巨大发展
D.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同时产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话剧《立秋》艺术地再现了晋商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精神。明清时期与晋商齐名的著名商帮是( )
A.徽商
B.闽商
C.粤商
D.鲁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清时期,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一些地方,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实力最强、人数最多的是徽商和晋商。故应选A。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结构的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大全《古代中国的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