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表,从中可以获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①中国完全沦为日本殖民地②日军实行以华治华的方针
③日本企图吞并整个中国④日军由北向南推进控制大半个中国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793年6月英王特使马戛尔尼与英公使当东,率领一只由五艘战舰700余人组成的庞大外交团队,经海上9个月的行程,终于到达了东方第一大国的门口。对马戛尔尼此行目的解读为()
A.与清王朝签订通商协议
B.前来与清王朝进行朝贡贸易
C.打破大国闭关锁国政策
D.开辟英国在大国的广阔市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急切需要的是海外市场。但当时的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英国政府派马戛尔尼到中国的真实目的是希望通过谈判开拓中国市场,故选D。
点评: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的差距:
①经济上: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英国成为工业强国。
②政治上: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黑暗腐败;英国资产阶级通过议会改革巩固了统治。
③军事上:中国装备落后、军纪败坏;英国船坚炮利、战斗力强。
④外交上:中国闭关锁国;英国殖民扩张。
战前中国日趋衰落的社会状况,使英国侵略中国有了可能性,英国为满足自身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而实行的扩张政策,使英国侵略中国成为必然。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诗词中,符合1947年下半年战局状况的描述是()
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47年下半年开始战略反攻,刘邓大军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运动的相似之处有(?)
A.参加革命者都是为生计所迫才揭竿而起的
B.发动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
C.发动者都尝试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制度
D.革命都从中国南方开始,高潮发生在长江流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这两场运动是指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A不对,辛亥革命是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发动;BC不对,太平天国虽然希望推翻清政府统治,但是农民阶级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不可能提出建立民主制度;D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于两广地区,辛亥革命兴起于湖北地区。
点评:比较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分析、归纳和比较能力。比较型选择题从试题形式上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类比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是程度性比较,如“最早”“最主要”等;对比是将不同性质的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比较,主要考查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义和团运动打着的旗号是
[? ]
A.扶清灭洋?
B.反清灭洋?
C.以清灭洋?
D.反清扶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