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冯子超在《中国抗战史》中这样评价某战役的胜利:“顶多不过是使日本占领徐州作为征服中国的初步计划受到一个重大的打击、延缓一些时候罢了。”该战役应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武汉会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抓住材料中“胜利”“徐州”等有效信息,“某战役”是指台儿庄战役,它是徐州会战的组成部分。台儿庄战役取得了胜利,对抗日斗争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不能改变徐州会战失败的结局。故答案选择C项。
点评:在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中共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要注意从抗战路线、战场范围、战略地位、作战规模和方式来区别两者的不同。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农民的鲜血一直洒在近代反封建斗争的战场上”,“面对外国侵略者,他们都敢于以血肉之躯同洋枪洋炮拼搏,以捍卫国家的独立和主权。”那么对以上说法提供有力证据的是:?
[? ]
A、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
C、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D、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甲日满退,乙日拥公,东南诸方,一致通过。
——张謇给袁世凯的密电?
材料二:1911年2月20日,南北和谈双方签署草约五条,主要内容为确定共和政体;优待清皇室;先推覆清政府者为大总统。
——钱基博《辛亥南北议和别记》
材料三: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精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与国民。
——孙中山《大总统誓词》
请完成:?
(1)结合材料一、二,解释孙中山为什么在《大总统誓词》中要承诺“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
(2)材料三中,孙中山提出解职的条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一、三,孙中山与张謇在对待袁世凯的态度上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1)立宪派和旧官僚对袁世凯的大力支持,南北和议的签署,在这种形势下,孙中山答应解职。?
(2)推翻清朝统治;确立中华民国地位;中华民国得到列邦公认,建立平等外交。?
(3)张謇支持袁世凯;孙中山一方面向袁世凯妥协,另一方面又意图抑制袁世凯。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袁世凯取得革命政权的原因的了解程度。通过材料一可知张謇为代表的立宪派对袁世凯的支持。材料二是南北协议的签订,南代表革命方,北代表袁世凯方。面对内外压力,孙中山作出妥协让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历史图片。日本在中国占领区推行奴化教育的主要目的是

A.企图泯灭中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
B.推广日本重视初等教育的有益经验
C.强化日语教学,为日本服务
D.消除中日隔阂,实现“共存共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 查的是日本侵华推行奴化教育的主要目的泯灭中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消灭整个民族,所以A正确,BCD不是主要目的。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A.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
B.英国实现了对印度的占领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确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联系所学知识,材料中“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指的是1900年西方列强联合发起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并于1901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B、D项都不是对中国的影响,故选C。
点评:1840年—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
战争
原因
时间
结果
影响
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开拓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场地;清政府的腐朽落后; 1839年6月,虎门硝烟(借口)
1840-1842
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等国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1856-1860
中与英法《天津条约》(1858)、《北京条约》(1860)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了对外侵略的“大陆政策”;西方列强的纵容态度;清政府妥协退让的态度;1894年,朝鲜的农民起义(直接)
1894-1895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
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列强为进一步瓜分中国;镇压中国人民的义和团运动
1900-1901
中与德奥美法英意日俄《辛丑条约》(1901年)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