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材料阅读: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啊,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春天的故事》
结合材料回答:
①材料中一九七九年的“春天”喻指什么?“有一位老人”指的是谁?
②他划出这个“圈”指的是什么?当时在广东划的“圈”里有哪几座城市?
③这个“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什么政策?这个政策是我党在哪一年召开的哪次会议中做出的决定?
④有人认为上述政策的实行便利了外国企业抢占中国市场,使外国列强在战场上没有得到的东西几乎都得到了,因此这种政策的实施弊大于利。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 “春天”喻指中国的改革开放,(或答: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老人”指的是邓小平。(4分)
(2)“圈”指建立经济特区, 广东最早的经济特区有3个 :深圳、珠海.汕头(5分)
(3)对外开放;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4分)
(4)不同意(2分)。今天对外开放的目的是为了引进境外资金、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扩大对外贸易,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一政策的实施是我国在充分享有主权的前提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与旧中国落后挨打的无尽屈辱有根本区别(5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个关系到全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材料二 中共十六大在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请回答:
(1)材料一是针对1978年12月中国国内形势的观点,你认为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你的判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所说这些理论创新成果反映了怎样的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叙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分别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正确。“两个凡是”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如果不解放思想,不坚持正确的真理标准观,就不可能从根本上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2)共同特点: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或实事求是,一切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与时俱进。)
(3)作用:①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成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②邓小平理论是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器,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中国综合国力得到极大增强;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新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方面起了重要指导作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建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实物分配、低租金的福利性城镇住房制度。当时住房建设统一按国家的基本建设投资计划进行安排,各级政府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住房建设资金的来源主要(90%以上)靠财政拨款,少量靠单位自筹,均需纳入基本建设计划,受基本建设规模成为一种福利待遇,甚至其维修也由国家负责。?
——曹幸仁《从我国住房制度改革政策的变迁看房产宏观调控》
材料二 1980年1月,苏星在《红旗》杂志第二期发表了《怎样使住宅问题解决得快些》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解决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证住宅是个人消费品,而且依然是商品,私人购房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不矛盾。……到1985年底,全国已有1604个城市和300个县镇在进行住房改革的试点工作,共向个人出售了1095.8万平方米的住宅。?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城镇住房的改革变迁》
材料三 从2005年开始,北京、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房价一路高歌,几年来房价同比月涨幅在10%以上的城市比比皆是……当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批租土地,盲目进行大规模拆迁,依靠房地产投资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并通过土地收益、房地产税费来直接填充地方财政,一些不法开发商炒卖地皮,人为抬高房价,“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被一些利益集团演变成畸形的增长模式,老百姓含义供需矛盾突出时,“解决人民住房需求”再次成为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城镇住房的改革变迁》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成因。
?
(2)材料二表明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城市住房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
(3)根据材料三,分析近年来我国城市房价上涨的原因。请你就应如何解决城市的住房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
参考答案:(1 )特点:由国家财政拨款统一计划建设住房;实行低租金的福利性分房制度。成因: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以公有制为特征的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城市的生产、流通乃至居民的住房等都纳入了国家计划。
(2 )变化:开始实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允许私人购房。原因: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
(3 )原因:地方政府热衷于以房地产开发增加财政收入;不法开发商的人为炒作。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材料解析题:(11分)
材料一?毛泽东曾说:“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材料二? 1945年,荣毅仁率先向上海市政府提出将他的产业实行公私合营……“红色资本家”的称呼由此而来。
材料三? 1979年中国百废待兴。邓小平找到荣毅仁,探讨在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一些问题。邓小平要荣毅仁在引进外资方面多多出谋划策。……不久,他拿出了“方案”,建议按国际惯例,建立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以上均摘自《瞭望东方周刊》2005/11/3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出现的发展实业的有识之士提出了怎样的救国主张?试评价这一主张?(5分)
(2)建国后,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体现出的创举是什么?试阐明中国共产党采取这种政策的理由。(3分)
(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大批吸引外资的目的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
参考答案:(1)评价:他们主张的“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成为当时的两大思潮。(1分)“实业救国”在当时具有爱国的进步意义,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随之壮大起来,同时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分)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里“实业”不能救国,只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才能挽救民族危亡。(1分)
(2)创举:赎买政策(1分)
原因:民族资产阶级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贡献,民族资产阶级愿意接受改造。(2分)
(3)目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1分)
作用:补充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分)
本题解析:本题以荣毅仁为切入点,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和对外开放的政策。第(1)
问的评价要注意从两个方面解答。第(2)问可根据课本作答。第(3)问要结合政治课的内
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1)孙中山为实现“三种革命”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种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的进程有什么重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井冈山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期,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两个时期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3)分别阐述图1、图2所反映历史事件对改革开放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内容,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思想:三民主义。影响:推动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
(2)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倡导解放思想,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
(4)①先进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②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离不开先进思想指导。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