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n 91Exam.orgbsp; 是非题(本题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小题1:分封制的对象主要有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
小题2: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其最大特点是长子继承制。
小题3: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到明朝被废除。
小题4: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加强了君主专制,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小题5: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而且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小题6:克里斯提尼改革以行政区域取代血缘部落,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小题7: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小题8: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标志是1688年的“光荣革命”。
小题9: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帝国议会由各邦的代表组成。联邦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作用很小,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帝国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
小题10:《资政新篇》作为农民阶级斗争的纲领,提出向西方学习,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具有先进性。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B
小题4:B
小题5:A
小题6:B
小题7:A
小题8:B
小题9:B
小题10: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为了巩固西周王朝的统治,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故选A。
小题2: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是“宗”在政治上的表现,“宗”是维系“分”的血缘纽带。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故选B。
小题3: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并达到顶峰。故选B。
小题4:行省制度是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政制度。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故选B。
小题5:军机处的设置使全国军政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故选A。
小题6:克里斯提尼改革以地区区域取代血缘部落,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故选B。
小题7: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罗马法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对西方近代法制产生重大影响。故选A。
小题8: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故选B。
小题9: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由各邦的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作用很小,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故选B。
小题10:《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具有先进性。但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故选B。
点评:判断题的命题通常是一些比较重要的或有意义的概念、事实、原理或结论。在解答时必须仔细辨析命题的设错方式,以免被一些错综纷繁的干扰因素所迷惑。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负责监察事务的官员(或机构)不包括(? )
A.御史大夫
B.刺史
C.都察院
D.参知政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御史大夫为中央监察官员,负责监察中央百官;刺史是汉武帝时期设置的监察地方的官员;都察院是明清时期设置的监察官员。因此ABC三项都属于监察官员。参知政事是宋代中央负责行政事务的官员。故选D。
点评:古代监察机构是历朝历代为了确保官僚机构的廉洁高效正常运作而实行的制度。与此相关的负责监察的官员还有宋代的设置通判等。学生应该有意识的注意历史相关知识的线索。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列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皇(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②明太祖设置的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
③明朝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内阁长官称首相
④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明太祖废丞相,彻底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内阁制是皇权强化的产物,最高权力由皇帝掌握,阁臣职权的大小、地位完全取决于皇帝,但英国的内阁制是君主立宪制下的行政机关,故①不正确。明太祖设置的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标志着内阁的出现,故②不正确。英国内阁长官称首相,明朝内阁长官称内阁首辅,不等于宰相,故③不正确。明朝的内阁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的中央机构,而英国内阁是近代代议制下的权力机构,故④正确。答案选择A项。
考点:本题考查明代内阁与西方近代内阁的区别。
点评:明代内阁与西方近代内阁有着本质的不同:在西方,内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是民选议会中的多数党组织,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成果;而明内阁制属于君主个人专制,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中西政治制度的差异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落伍的原因。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明朝废除丞相、撤中书省的目的是
A.厉行思想专制
B.健全地方职能
C.监视管理百姓
D.强化君主专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理解重要历史事件的能力。由已学可得出明朝是我国古代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时期。废丞相,有利于加强君权;撤行中书省,地方设立三司,直接隶属中央,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故正确答案为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丞相废除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老舍的《四世同堂》描述了我国传统的家族制度,而如今,核心家庭正日益成为社会的基本细胞。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
A.封建制度的崩溃
B.经济的发展
C.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
D.法律的规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家庭组成的变化是社会经济、政治、伦理变化的结果, 法律没有这个方面的规定。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