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方统治者想到1943年法西斯主义可能解体而共产主义将取得胜利时都不免惊惶失措,在这方面丘吉尔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加不安。
材料二:在雅尔塔会议期间,丘吉尔曾描绘说:“我的一边坐着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然而在这三者当中惟有小毛驴能够认准归途。”
材料三:英国某大臣在1943年3月15日同罗斯福谈话说:“我们最困难的问题是俄国,英国要单独对付俄国可能力量太弱。”
材料四:丘吉尔在致战时内阁一项秘密备忘录中曾写道:“我相信,欧洲各国大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在欧洲会议的领导下组成统一阵线。我主张建立欧洲合众国。我希望欧洲会议可以有10余名会员,包括从前的各个大国,包括瑞典人、挪威人、丹麦人、荷兰人、比利时人、法兰西人、西班牙人、波兰人、捷克人和土耳其人。”
请回答:
(1)举例说明“1943年法西斯主义可能解体”。材料一中“丘吉尔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加不安”,表明他意识到了什么?(4分)
(2)材料二表露了丘吉尔痛苦和激愤的心态。说明他意识到了什么?(2分)
(3)结合材料一、二、三,谈谈材料二中“小毛驴能够认准归途”的含义是什么?之所以如此,决定因素是什么?(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丘吉尔对战后世界结构是如何设想的?(4分)
参考答案:(1)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德国法西斯军队被迫转入战略防御;北非战事胜利结束;意大利投降,法西斯侵略集团开始瓦解。(2分)苏联愈战愈强,必定要彻底消灭法西斯,随后可能在世界各地出现革命运动。(2分)
(2)1943年年底反法西斯联盟内部力量对比发生了不利于英国的变化,即苏联在决定战后世界命运中的作用加强,美国在同盟国的影响扩大,而英国的影响则下降了。(2分)
(3)含义:建立英美同盟。决定因素:在20世纪,英美两国有共同的对手;在欧洲有德国,在亚洲有日本,而在全世界范围则是社会主义苏联和各国革命运动。(4分)
(4)一方面在欧洲加强合作,建立欧洲合众国,另一方面建立英美同盟以称霸世界。(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使法西斯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加速走向灭亡的战役是( )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战役
D.柏林战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二战开始后,法西斯德国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是在
A.不列颠之战
B.莫斯科保卫战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库尔斯克战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注释:1970年时任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向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下跪。
(1)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勃兰特之跪”发生的背景。(8分)
(2)图2漫画反映了哪些信息?和图1相比,给你什么启示?(7分)
参考答案:
(1)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大肆屠杀犹太等民族,犯下严重罪行;二战结束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两极格局形成,东西方两大阵营对抗;联邦德国在二战后经济迅速增长,组建欧共体;当时德国政府正确认识历史,深刻反省纳粹德国的暴行;为了缓和东西方矛盾,改变联邦德国在世界被孤立的被动局面,在国际舞台上树立德国的形象。(8分,任答4点即可)
(2)信息:日本随着经济实力迅速增长,积极谋求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但由于发动二战罪孽深重,又不能正视历史;严重伤害亚洲邻国人民的感情,日本入常得不到支持。(4分)
启示:只有正确面对历史问题 ,积极维护世界和平,才能赢得各国尊重。(3分)
本题解析:
(1)图1反映了1970年时任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向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下跪。依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的相关史实,概括“勃兰特之跪”发生的背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大肆屠杀犹太等民族;两极格局形成,东西方两大阵营对抗;联邦德国在二战后经济迅速增长,组建欧共体;当时德国政府正确认识历史,深刻反省纳粹德国的暴行;在国际舞台上树立德国的形象。
(2)漫画“请支持我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标语反映了日本随着经济实力的崛起,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从“歪曲历史”可知日本否认战争罪行;从亚洲邻国的态度可以看出日本“争常”遭到反对。德国、日本对待战争的态度说明只有正确面对历史问题,才能赢得各国尊重。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法西斯盟国组成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和日本东京分别对战犯进行了审判。该审判原则于1946年12月11日经联合国大会通过,1950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据此制定了《纽伦堡原则》,其内容有:
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的人承担个人责任,并因而应受惩罚。
违反国际法应受处罚的罪行是:(一)反和平罪:计划、准备、发起或进行侵略战争或破坏国际条约、协定或承诺的战争;(二)战争犯罪:违反战争法规或习惯,出于某种目的或在占领区内,实施包括但不限于谋杀、虐待或奴役平民居民,谋杀、虐待战俘;(三)反人道罪:对任何平民居民进行谋杀、生物实验、放逐和其他非人道行为,或基于政治、种族、宗教背景的迫害,而此类行为已实施或此类迫害已执行或此类行为与任何反和平罪或任何战争犯罪相关联。
——摘编自何勤华《纽伦堡审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惩处的战争责任对象有何不同。(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纽伦堡原则》的意义。(8分)
参考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国家为惩处对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增加了对战犯个人(及组织等)的惩处。
(2)对国际法有所发展和创新;为处理有关战争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有利于清算法西斯的战争罪行;有助于警示后人,维护和平;保护了人权。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纽伦堡审判》的认识。第(1)问联系一战后签订惩罚战败国德国等的《凡尔赛和约》,结合材料二战后“对战犯进行了审判”回答即可。第(2)问围绕《纽伦堡原则》的内容进行判断。结合对战争罪犯起诉的法理依据是国际法、惩罚法西斯势力、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等方面进行考虑。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