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辛丑条约》第二款规定:“一、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二、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附件八)。 ”这说明该条约?
①惩罚对象主要是中国人民?
②维护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③放弃对中国领土的割占要求?
④认识到科举制的局限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的实质意义是?
[? ]
A.再次确立了和平建国的方针
B.人民得到一些民主权利
C.改组国民政府
D.否定了国民党一党专政和内战的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广东人民抵制洋货
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C.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
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2分)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经历了六次政治选择。结合所学知识和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中的六次政治选择》
(1)持以上观点的学者,可以选择哪些史实来分别论证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政治选择?(8分)
(2)第五阶段“集权主义的计划经济模式”对国民经济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你如何评价这种模式?(4分)
参考答案:
(1)第一阶段史实: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清末新政。(每答对一点给2分,满分不超过4分)第二阶段史实:创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权力分立等。(每答对一点给2分,满分不超过4分)(共8分)
(2)评价:计划经济模式曾经在一定时期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2分)但因为长期实行,且高度集中权力,其自身的弊端使得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2分)(共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1)第一阶段主要回答清朝和民国时期中国现代化的表现即可.主要内容有清政府时期的洋务运动,进行了技术领域里的引进西方技术,创办了一大批的企业;政治上则主要是清政府自身的变革,如清末新政和戊戌变法等。民国时期主要表现在经济上是颁布措施法令推动经济的发展,政治上创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2)第五阶段“集权主义的计划经济模式”主要说的是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评价新中国计划经济从积极性和消极性两个角度回答。要明确这种经济模式对于促进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建立起到了一定的好处,但是其弊端还是显而易见的,僵化的色彩使经济的发展失去了活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