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分析、比较,并作出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知道,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表述明显错误,因为自明朝开始丞相制度被废除了,因此,D项符合题意。其余ABC三项表述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朝废除丞相制与内阁制的创立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说:“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从材料来看,范仲淹认为
①应对科举制考试内容进行改革?②应强化儒家思想的地位
③科举制几乎失去了选拔人才的作用?④科举制导致天下危困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由“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可以看出①表述是正确的;由“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可以看出③表述是正确的; ②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来;由“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说科举制导致天下危困,而是对“天下危困,人才缺乏”的局面感到担忧,④表述不对,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描述的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北宋的通判
C.明朝的内阁首辅
D.清朝的军机大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中“故常与知州争权”,可以看出这是宋太祖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中央的措施。故选C。宋太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三个方面的措施,在削实权方面,设置通判监察地方官员。ACD三项说的是秦朝、明朝和清朝明显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资本主义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