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突破这一思想羁绊的历史事件有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邓小平南方讲话 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④罗斯福新政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扼要回答下列有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
(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4分)
(2)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2分)
(3)党的十四大上规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2分)
(4)我国首先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别是什么?(4分)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的格局?(4分)
参考答案:(1)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企业自主权。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都是一些基本的历史知识。
(1)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2)经体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在农村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的活力。
(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十四大上提出的。
(4)我国为扩大开放水平,兴办了经济特区,到目前,我国共有五大经济特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79年开始,城市改革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走的是一条先农村、后城市的路线。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进入了快车道。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逐步建成了以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逐步到内陆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新世纪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对外开放深化的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指导改革开放富起来的理论体系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
[? ]
A.中共七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做法符合
A市场经济一定要取代计划经济?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C市场经济不能和计划经济并存? D计划经济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安徽的农民中盛传一顺口溜:“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从这首歌谣中我们看到:①分田到户,把土地所有权给农民后的高兴心情;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得农民拥护;③责任制兼顾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④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交给农民的是土地的使用权,土地所有权还是集体的。所以①不正确,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