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
图一: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
| 图二: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
|
?
请回答:
(1)阅读图一,请简要指出该会徽体现了中国哪些传统文化?
(2)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书法成为一门艺术是在什么时期?被称为“书圣”的书法家是谁?
(3)图二所示的北京奥运会的火炬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在中国历史上,谁的思想最主张“和谐”?
(4)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在历史上,对纸的发明和改进起到一定作用的是谁?纸发明后通过那种途径传到了欧洲?
(5)通过对上述图片的阅读,你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何认识和体会?
参考答案:(1)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
(2)东汉末年,王羲之
(3)孔子
(4)蔡伦,丝绸之路
(5)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我们的先辈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文化,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等。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欧阳修的《盘车图》说:“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
[? ]
A.山水画,重视写实
B.花鸟画,浓墨重彩
C.文人画,重视写意
D.人物画,形神俱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如果您想师从名家练习行书,您认为最好的字帖是
A.《颜氏家庙碑》
B.《泰山刻石》
C.《兰亭序》
D.《自叙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的书法艺术。A是颜真卿的楷书作品;B属于篆书;C是王羲之的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D是怀素的草书作品。所以练习行书最好的字帖是C。
点评:楷书、草书、行书的特色、书法家、作品
书体
特色(特点、功能)
书法家和作品
楷书
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魏晋:钟繇、王羲之;唐代:欧阳询(欧体)、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
草书
笔画勾连,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魏晋:王羲之、王献之;
唐朝:张旭、怀素。
行书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有使用价值,雅俗共赏。
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图文:(10分)?

材料三、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闲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备注:材料一是《兰亭序》,材料二是“张旭草书”)
请回答:
(1)汉字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什么时期?以上图文分别代表了哪三个时期的书法成就?(4分)
(2)试概括这三个时期书法艺术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6分)
参考答案:(1)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时期、唐代、宋代。(4分)
(2)特点:①魏晋时期:汉字发展成为自觉地书法艺术。(1分)②唐朝时期:书法艺术达到高峰,草书、楷书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书法理论日益成熟。(1分)③宋代:书法艺术各具情态,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1分)
原因:①魏晋时期: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为这一时期书法技巧的创新提供了条件(1分)②唐代: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政治清明,出现了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当王朝鼎盛、社会走上正规之时,法度和规范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需要。(1分)
③宋代: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多姿多彩。(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秦始皇泰山封禅时留下了《泰山刻石》,相传其稿本为秦丞相李斯所书,唐人称颂其“画如铁石,字若飞动”,“骨气丰匀,方圆绝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刻石使用的是
A.篆书
B.草书
C.楷书
D.行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有关内容。秦始皇统一后用小篆,所以秦始皇泰山封禅时留下了《泰山刻石》,该刻石使用的是篆书。A正确。故本题选A。
本题难度:简单